孩子幸不幸福,只要看父母婚姻的品質就知道了!

SnYek| 2017-08-02| 檢舉

婚姻幸不幸福,只要看他們的孩子就知道了,夫妻關係好不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夫妻關係好不好,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影響。

 

你的婚姻什麼樣,你的孩子就什麼樣。有這麼一句話:「孩子是家庭幸福指數的代言人。」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恩愛,他們的孩子也大都可愛;父母無愛,他們的孩子也大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真的只要看他們的孩子就可以了。前段時間我們公司新來了一個男實習生劉星,長得眉清目秀,非常有禮貌,和每一位同事都處得來,公司上下都很喜歡他。而且他每天都樂呵呵的,做事條理清晰,就算遇到了什麼問題,皺眉頭從來都不超過三分鐘。上週末我和我老公去看電影,碰巧遇見了劉星,還有他父母。

劉星站在排片表前選電影,爸爸媽媽手挽著手有說有笑。劉星問父母要不要買桶爆米花,劉爸爸拒絕他說:「剛吃得飽飽的,再吃甜東西,不膩啊。」可是劉媽媽表示自己有點兒想吃,聽罷,只見劉爸爸立馬去買了一桶爆米花,而且是最大桶。那一刻,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劉星每天都那麼快樂,因為他從小就是被愛澆灌長大的。世界上最幸福快樂的孩子,都是被愛養大的。

 

而世界上最可憐的孩子,都是在無愛的家庭裡長大的。週末值班,幾個同事阿姐沒事就在一起閒聊。舒姐就說:「我的女兒太獨立了,獨立過頭,而且說話很刻薄,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變成這樣?」我們聽完都很好奇,叫她說來聽聽。舒姐就說:有一次晚上在家,事情太多了忙不過來,她就對女兒說「媽媽這邊忙,你去幫媽媽晾下衣服。」沒想到換來女兒的話是:「我也很忙,我還要做很多功課呢,你自己晾吧。」

 

還有一次是放學後,因為工作多太晚下班去接女兒,沒想到換來的話卻是:「為什麼你們非要來接我呢,你們忙我自己可以回去的,你們不讓我自己回去非要來接,我還得在這裡等你們,多麻煩。諸如其他的情況還有,舒姐歎氣說,女兒估計是有幾分像她老公。舒姐的老公平時對她可說是一般。工作受欺負了回家抱怨下,她老公就說,你以後下班回家,開心的就可以說,不開心的就別說,省得我聽了也心煩。平時上班忙,下班還得去接孩子,買菜回家做飯洗衣服什麼的,老公也很少幫忙,偶爾叫他幫忙做一點家務就很生氣。

試問在這樣一個無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又怎麼會懂得心裡有愛。懂得去換位思考,體諒關心媽媽的辛苦呢?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影響著孩子,父母之間無愛,有事也是各自分開做,孩子自然也就養成了自私無愛的思想。有一位11歲的孩子患有抑鬱症。醫生經過訪談發現,當他的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就陷入抑鬱。父母停止爭吵,帶著孩子求醫問藥,孩子則好轉一些。接著父母又不管他,開始爭吵。

病情總是迴圈反復。後來這種狀態持續一年,醫生告訴父母,孩子的病情很難調整了。其實這就是典型的 「父母關心孩子,孩子關心家庭」。孩子是基於「代償心理」產生的功能性抑鬱症。因為夫妻關係出問題的話,孩子也會幻想一些辦法來解決。如果無效,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受挫感,對他將來建立自信自尊有所阻礙。父母關係好不好區別很明顯。父母關係不好,孩子的生活就會伴隨著恐慌和焦慮。

 

他每天都會像一個驚弓之鳥,最關心的不是學習,而是今天父母會不會吵架,他倆會不會鬧彆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不安、抑鬱等心理和生理問題。父母關係好,那麼孩子性格就容易輕鬆開朗,更有安全感,性格更穩定,抗壓能力更強,不易多疑和焦慮。恩愛夫妻的孩子,會更好地跟人相處、合作。我們在職場中判斷一個人的合作能力,也會特別關注他的婚姻家庭。

 

每一個優秀快樂幸福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所以,孩子出問題,大部分都是在父母身上。其實婚姻就像鐘擺,時好時壞是常態。孩子也是一樣,成長過程中難免磕磕絆絆。然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盡力維護好我們的婚姻。即使吵架,也要拉著手吵架;即使分離,也要好聚好散,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因為父母婚姻的品質,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粉絲團【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893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