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做好胎教?
時下,越來越多的準爸媽重視起了胎教,因為他們確信這會讓寶寶更聰明,那麼胎教真有如此效果嗎?正確的胎教方法都有哪些呢?本期《孕媽成長記》袋鼠麻麻特邀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馬良坤教授,教大家:如何正確進行胎教。
Sponsored Links
(指導專家:馬良坤,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中華圍產醫學會青年委員、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理事,對圍產保健、產科的合併症和併發症以及危重處理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胎教會讓寶寶更聰明?
許多研究結果表明,經過胎教訓練的大部分寶寶,智力發育快,語言能力強,動作協調敏捷。那麼準爸媽要如何給寶寶進行胎教呢?馬良坤醫生告訴大家,不妨試試以下4種方法:
1.情緒胎教
很多人認為,胎兒深居「宮」中,「兩耳不聞宮外事」,跟媽媽情緒是沒關係的。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特別錯誤的,情緒胎教是保持胎兒健康生長的第一步。
在長達280天的宮內生活中,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建立聯繫。當母體的情緒發生變化時,激素分泌會發生改變,並經過血液進入胎盤,最終刺激胎兒。

Sponsored Links
樂觀的、開朗的、充滿自信的媽媽,和焦慮的、緊張的、自卑的、抑鬱的媽媽,給胎兒的生活環境完全是不一樣的。懷孕期間母親若心境平和、情緒穩定,胎心和緩而有規律;若情緒激動,胎心則跳動加快,當惡劣情緒持續較長時間,就會對胎兒帶來一定傷害。所以,各位準媽媽們,為了你的孩子,應儘量讓心情保持快樂、愉悅和平和。
2.語言胎教
除了情緒胎教,語言胎教也是比較重要的,胎兒在5~6個月的時候就能夠聽到子宮外的聲音了,而且會對不同聲音做出不同的反應。具體方法就是父母與寶寶進行對話,家長可以問:「小寶貝,你能聽見爸爸媽媽的聲音嗎?」
爸爸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取一個中性的、可愛的小名,像朋友一樣跟他真誠地聊天,或者給他講講故事,聽聽音樂。堅持下去,寶寶在出生後一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或許就會有一個明顯的反應哦~~這就是語言胎教的神奇之處。
3.音樂胎教
Sponsored Links

音樂是最好的精神食糧。研究發現,輕緩的音樂比嘈雜的聲音更有利於胎兒的腦部發育。準媽媽可以選擇寧靜、優美、讓人放鬆的音樂,在欣賞的同時,進行冥想放鬆,想像自己和寶寶在一起的美好畫面。
不過音樂胎教也需有度,感覺厭倦時,就不要強迫自己再聽下去了。
4.撫摸胎教

Sponsored Links
準媽媽還可以選擇撫摸胎教,因為撫摸是最好的情感表達。準媽媽平臥在床上,全身放鬆,用手在腹部來回輕輕地撫摸胎兒,也可以像哄寶寶睡覺一樣,溫柔拍打自己的腹部,胎兒會漸漸用打拳、踢腳等方式來回應你噠。
不過,在孕早期、臨近預產期時不宜進行哦。
馬良坤醫生表示:
作為準媽媽,你不妨把孕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這將會是給寶寶的一份特別完美的禮物。作為準爸爸,一定要給準媽媽更多的關懷、愛和理解,更多地參與到胎教之中,才會更容易適應到新角色裡面。
今天的文章你喜歡嗎?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如有侵權, 收到通知會盡快移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773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