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決定孩子的一生,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說的很有道理!
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
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準,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夫妻關系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
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
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
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汙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不同意觀點但給孩子說話的權利。
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做人要厚道。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佔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願意吃小虧的人,將來會佔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
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在3歲前後,第二個在9歲前後,第三個在13歲前後。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後患無窮。
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1、和孩子一起進餐。2、和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傢俱或衣物,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3、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給孩子講故事和讓孩子講故事,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閱讀,盡早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
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並愉快的接受小夥伴。
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夥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雜亂的夥伴,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裡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讓你的孩子盡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
有出息的男性一定會喜歡健康的女性。不要讓孩子的審美觀陷入低級,病態。不要以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為強大的,就都是壞的。不要以為小麻雀,小綿羊,小狗都是可愛的,也不要以為獅子,老虎,狼都是壞的。不要以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告訴你的孩子: 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727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