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濕疹、喉喘鳴、夜驚、抽筋、腹痛、佝僂病、出牙遲、齲齒、厭食、好動症……寶寶的這些疾病,可能與媽媽在懷孕期缺鈣有關。因此,要想擁有個聰明可愛的寶寶,就要在妊娠期打好健康的基礎。
十月懷胎,每一個准媽媽都過的小心翼翼的,唯恐肚子裡的胎寶寶出現什麼問題自己不知道。可是孩子還沒出生,准媽媽除了從胎動判斷胎寶寶的健康程度外,其他的就很難知道了。尤其是對胎寶寶影響重要的微量元素、鈣等,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胎寶寶是不是缺這些東西呢?其實,胎寶寶是很聰明的,他們如果缺了什麼營養元素,會想方設法的告訴我們的。
當准媽媽身體出現這3種情況時,就說明胎寶寶缺鈣了,准媽媽要注意補鈣噢。
1、准媽媽牙齒鬆動:我們都知道,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所需要的一切營養成分都是從准媽媽身體內吸收的。隨著胎寶寶越長越大,准媽媽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就越來越多。這時,如果准媽媽攝入的鈣元素不足的話,就很可能會出現牙齒鬆動的情況,嚴重了還會出現掉牙。
反之,准媽媽如果發現自己的牙齒鬆動了,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已經缺鈣,甚至影響到胎寶寶正常發育了。此時,適當補鈣,保證胎寶寶和准媽媽身體對鈣的吸收,是准媽媽最應該做的事。
2、小腿抽筋:孕中期和孕晚期,很多准媽媽都會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這是因為肚子裡的胎寶寶身體正在發育,骨骼對鈣的吸收大大增加,造成准媽媽身體內鈣元素不足,所以准媽媽會出現夜間小腿抽筋的情況。
孕媽如果想要緩解這種情況,就要及時的補充鈣質,緩解小腿抽筋的痛苦,同時也避免胎寶寶因為鈣元素吸收不足引起骨骼發育異常。
3、膝關節痛、盆骨痛:當准媽媽身體內鈣元素不能滿足准媽媽自身需求和胎寶寶發育要求時,准媽媽的膝關節、盆骨等部位會自動釋放出鈣離子,引起這些部位的疼痛,這是准媽媽的身體內環境在進行自我調節。
同時也是在提醒准媽媽,身體內已經缺鈣了,要趕緊補鈣,不然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胎寶寶身體發育。一般來說,在懷孕4個月後,准媽媽就應該開始補鈣了,但還是會出現缺鈣的現象。這就說明單純的依靠吃鈣片補鈣是不夠的,准媽媽應該注重食補,通過吃含鈣量高的食物,為身體補充鈣元素。同時,准媽媽做適當的運動也能促進鈣元素的吸收。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