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該不該跟父母同床睡?
本報上周獨家報道,36天女嬰跟父母同床,早上被發現沒了呼吸,送院不治的新聞,在網際網路引起熱議。受訪兒科醫生不建議父母與嬰兒同床睡覺。

本報上周報道,一名36天大初生女嬰與父母同床睡,懷疑被壓到,被發現時已經沒了呼吸。女嬰緊急送院搶救,無奈一條小生命還是救不回。
報道見報後引發熱議,大批網民在面簿熱議,討論初生嬰兒是否適合與父母同床。
《海峽時報》報道受訪兒科醫生不建議父母與嬰兒同床睡覺,並表示同床的風險,遠遠超越同床睡帶來的好處與便利。
新加坡國大醫院林醫生(Michael Lim)表示,與出世不到四個月大的嬰兒或早產嬰兒同床,會大大提高孩子患嬰兒猝死綜合徵、窒息和不小心被勒死的風險。
竹腳婦幼醫院醫生艾倫·賈馬(Arun Kumar Pugalenthi)則說,研究顯示,與父母同床的嬰兒患上猝死綜合徵可能性,是睡嬰兒床的嬰兒的六倍。他說:「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任何父母與嬰兒共床的情況是安全的。」
另一名私人醫生Anita Menon則表示,有些父母決定與嬰兒同床,是因為他們覺得晚上喂養奶時方便些。「我認為,與嬰兒同床的風險遠遠超越任何好處,不建議家長這麼做。」
部分家長:同床能拉近距離
受訪家長對與嬰兒同床睡反應不一,有家長表示明白其中風險,認為自己已做足防範措施;也有家長表示,讓孩子睡嬰兒床,是為他們的性格塑造著想。
《海峽時報》報道,部分堅持與嬰兒同床睡的家長表示,這樣的安排不但能促進孩子與他們感情,讓他們感受到「被保護」的感覺,還能在肢體和精神上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育有兩名9歲和5歲孩子的馮女士(36歲,帳目執行員)表示,在兩名孩子3歲以前,他們都是與父母同床睡。
「我明白這會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徵和窒息的風險,所以同床之前,已採取預防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此外,嬰兒與父母分別睡,也存有一定的風險。」
另一名家長符女士(53歲)表示,她選擇讓孩子分開睡,並不只擔心同床睡的風險,而是考慮到孩子成長的性格塑造。
「我不認為同床是件好事,孩子分開與父母睡可訓練他們的性格,讓他們更加獨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