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茫然?抄傢夥?還是大吼大叫?當孩子「不聽話」了,我們該怎麼辦

SnYek| 2017-06-18| 檢舉

每一次都對自己說,要做一個溫和媽媽,也知道輕聲教育有多好,但當年幼的寶寶對我說的話一次又一次的無視、他學會了撒潑打滾、頂嘴吵鬧,我又一次變成了不想成為的吼叫媽媽。

家長關心孩子的出發點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時候也確實是頭疼:好說歹說熊孩子孩子就是不聽,油鹽不進。 於是,我們一氣之下就會吼孩子、罵孩子。可是時間一長,孩子真的越罵越不聽話,甚至還學會了頂嘴。這或許是無數家長最煩心的事兒了。 用什麼方式更好地教育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媽媽都應該用心思考的一個問題。當孩子,尤其是男孩「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絕招一:不吼不叫,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

晚上放學回來小鈺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募捐,昨天您不是給我10元錢嘛……」媽媽剛聽到這,還沒等小鈺說完就大吼道:「你是不是把10元錢都捐了?咱們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把零花錢都捐了,那這個星期你就別問我再要零花錢了!」小鈺聽媽媽這樣一說,特別生氣,也大吼道:「沒有,我是想捐10元,可是老師只讓我捐2元,還告訴我2元錢也足夠代表我的心意。」說完,小鈺轉身跑開了。小鈺的老師是位好老師,他能從學生的家庭情況出發,作出正確引導。

可是媽媽的教育方式和老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不得不讓小鯨更喜歡老師,而遠離媽媽。話又說回來,即使這一次小鈺捐了10元錢,如果我們能慢慢地把「量力而為」的道理講給他聽,他不但能聽懂道理,而且會敬仰我們。如果我們用吼叫的方式給他講道理,他不但聽不進去,還會因為我們惡劣的態度而生氣,結果,我們的教育目的沒達到,還弄得兩敗俱傷。

絕招二 :不吼不叫,滿足孩子的「非分之想」

我兒子5歲,非常喜歡玩機器人,有一天,他在商店裡看見一個一千多元的機器人,興奮得尖叫,拿著機器人就跑,而我帶的錢不夠。我叫他把機器人放回去,他就大哭大鬧,緊緊抱著機器人,怎麼也不答應放回去。這時,孩子爸爸走過來,抱著孩子說:「寶寶這麼喜歡機器人,要不這樣,我們先一塊瞭解一下它的功能,好嗎?」

這話讓孩子來了興趣,也慢慢平靜了下來。 然後,爸爸就按照產品的說明書,將機器人的功能和用途一一跟孩子介紹了一遍。 當爸爸介紹完機器人的所有功能後,剛才還蠻不講理的小傢夥,已經不再要求要這個歌機器人了。 很多時候,孩子想買一個玩具或者做一件事的時候 ,我們不一定非要滿足孩子。 但是,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甚至還可以和孩子玩一個「幻想實現」。

絕招三:不吼不叫,對孩子的要求簡單乾脆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不聽話,惹得大人生氣,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做為父母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再刺兒頭的孩子,到了部隊裡都服服帖帖?因為部隊教官的指令乾脆堅決,從不拖泥帶水。同樣是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大家覺得那種方式效果好呢? 一種要求方式是:我跟你說過幾遍了,自己的書別亂扔!一個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像什麼樣子,多丟人!自己東西自己做不知道麼?從小就得學會獨立! 另一種要求方式是:一會吃飯了,給你5分鐘收拾書包,我看著你做。

比如還是不做作業就看電視這件事,不妨跟孩子說: 作業不做完就看電視,是不對的,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5分鐘後坐到書桌前好好寫作業,以後每天還能看一小時電視;一個是今天隨便看電視,但是接下來一周都不准碰電視了。自己選! 管教孩子就是這樣,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再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我們最常惱火的是孩子不聽話,叫他不要他偏要。 這時,父母不妨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為什麼這麼著迷,當你真正理解了他的內心感受,也許你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382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