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悠悠
寶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寶周歲內這六件事不易太早哦,以防影響寶寶的健康。
1、過早接觸鮮艷顏色
新生兒期寶寶的視力沒發育好。月子裡黑白色彩對寶寶視力發育有益。新生兒過早接觸鮮艷顏色的刺激,影響視力發育。月子裡和寶寶朝夕相處時,選擇黑白色,選柔和色彩的衣服為宜。
2、過早訓練如廁
有的地方喜歡月子裡給寶寶把屎把尿,這樣是不正確的。月子裡寶寶骨骼比較軟,經常抱起來把屎把尿,影響寶寶身體發育。
由於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身體都處於發育階段,根據寶寶身體生理髮育特點,寶寶一歲半左右具備控制大便的能力。2歲左右才能自如的控制小便。
3、過早長時間坐立
寶寶在7個月左右基本上可以自己坐穩了。過早訓練寶寶坐立影響脊椎的發育。寶寶7個月剛開始坐穩時,不宜讓寶寶久坐。
寶寶一般在3個月左右可以仰起頭,5個月左右會翻身,7個月左右會坐,8個月左右會爬。訓練寶寶各項能力時父母不可操之過急。尊重寶寶自身身體發育情況。
4、輔食過早加鹽
寶寶輔食儘量控制在周歲後再加鹽。寶寶腎臟功能在周歲左右才慢慢發育完善。過早加鹽加重寶寶腎臟負擔。寶寶對輔食的口味和成人不一樣,並沒有多大口味上的要求。
寶寶味蕾發育還不成熟,過早接觸鹹的刺激傷害寶寶味蕾發育。
5、過早學走路
過早的訓練寶寶走路,影響寶寶腿部發育。在寶寶走路之前,多允許寶寶自主爬行。寶寶在爬行中四肢力量得到鍛鍊。寶寶視野開闊了,膽量變大,從爬到走自然的就過度了。
寶寶過早放學步車,父母過早手扶寶寶學走路,對寶寶的傷害要比幫助大。爬行可以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大腦發育。寶寶腿部力量達到直立起來走路應是個自然的過程。
6、過早斷奶
有說法母乳6個月之後就沒有營養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到現在還沒有科學的數據證明母乳6個月之後就沒營養了。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給寶寶堅持吃母乳到2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