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月子坐的好,這幾件事要做到,出了月子年輕十歲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改善體質的最佳時機。因為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機會可以調理自己的體質,那就是初潮期、產後、更年期。而最重要的就是產後這個階段。這個時期,女人的身體就好像一個打開的大門,可以把產前長期以來積累的多餘的積水和毒素排出體外,因此,新媽媽一定要學會正確的保養,保養好了會讓你年輕10歲。

一、坐月子不只30天

關於這一問題我問了很多的媽媽和老人們,都說坐月了要滿一個月就可以了,其實不然。醫學給坐月子定的專業稱謂是產褥期,一共有42天,而不是短短的30天左右。可能我們的先輩認為生完孩子後一個月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了,故稱產後的這段修養期為月子,但是現今大部分醫學家的觀點則是42天。為了讓身體恢復的更好,產婦們部分就以42天的標準執行。

二、注意子宮恢復

子宮是孕育寶寶的重地,女性生產後,在月子期間注意身體調養,有助於產後子宮的恢復。那麼,產後多久子宮能恢復好?如何判斷產後子宮恢復情況呢?如何促進子宮恢復?產後子宮恢復不好怎麼辦?這些都是新媽媽應該在了解的知識。

產後子宮恢復的過程

產後子宮的復原主要包括子宮體,子宮頸和子宮內膜三部分。子宮恢復主要是動作的持續收縮,從分娩時將胎兒及胎盤擠出,接著將惡露排出,此後子宮不斷收縮形成血塊達到止血效果。最後,子宮再次擠壓,將血塊排出使子宮體積縮小。

1.子宮體的恢復

胎盤娩出後,子宮會即刻收縮,可以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宮體,其最高處與肚臍水平同高。之後,子宮體高度每天會降1-2厘米,約在分娩後10-14天,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

2.子宮頸的恢復

生產剛結束後時,因為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極其柔軟,子宮頸壁很薄,7天後才能恢復原狀。7-10日後子宮頸內口關閉,直到分娩後大約4周,子宮頸才能恢復正常大小。

3.子宮內膜的恢復

胎盤、胎膜與子宮壁相分離,經由母體排出後,會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長出新的子宮內膜。分娩後約10天,除了胎盤附著面,其餘部分的子宮腔會完全被新生的內膜覆蓋。剛生產後,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有手掌那麼大,產後約2周,直徑縮小到3-4厘米,直到產後6-8周癒合。

產後多久子宮能恢復好

1.子宮恢復的時間

子宮是女性在懷孕及分娩時身體內部變化較明顯的器官,它由原來的50克增大到妊娠時期的1000克左右。一般情況下,產後子宮需要大約6-8周才能恢復到孕前狀態。

2.惡露與子宮的關係

寶寶降生後,隨之而來的是胎盤的娩出,此時產婦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液體,包含有壞死的蛻膜組織、血液、粘液以及細菌等,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惡露。惡露是否乾淨是判斷女性子宮是否恢復正常的一個重要指標。

3.產後42天:惡露乾淨,子宮正常

大多女性的惡露會在產後28天左右排出乾淨,當然一些女性可能時間稍微長一些,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42天。因為產褥期是從產後2小時到產後6周,在此期間產婦身體機能都會逐漸得到恢復,子宮也不例外,會恢復到正常女性的身體狀態。因此產後42天即6周是子宮恢復的時期,不管是順產,剖腹產,鉗產或臀位助產,在此時間段內惡露都應該排乾淨。

4.產後42天:惡露未乾凈,子宮異常

若產後42天後,產婦仍有惡露排出,則說明子宮恢復異常。倘若同時有量、顏色、氣味等的異常及變化,則應注意是否為子宮疾病。比如胎盤殘留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細菌經由陰.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時有隱性感染卻未及時治療,以及剖腹產傷口恢復欠佳等原因,產婦要及時到醫院複查並接受治療。

三、產後飲食要合理

產後,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於身體都會有損耗,此時要通過科學的調理來補充氣血,產後最初幾天不建議大補,吃些易消化,富含營養不油膩的食物為佳,像是米粥,麵湯等,等身體漸漸復原後,可以增加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重,像是牛奶,魚肉,雞蛋,肉類等,在坐月子的時候,新鮮蔬菜瓜果也要適當的多吃些,推崇吃的健康又全面,如果乳汁分泌不多的產後媽咪,要多喝湯水,促進乳汁分泌。

孕婦坐月子期間飲食要有節制,不可過飽過飢,不要吃生、涼、辣之物;除糧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的過多,更不可因擔心肥胖而節食。

四、個人衛生很重要

傳統上認為:產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怕因此受風受涼留下病根。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合理的。

1、「月子」里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2、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3、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濕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喂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保持口腔衛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產婦身體較虛弱,正處於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

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宵夜後再刷一遍。

可在產後的3天採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凈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於手指上並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鬆動。

5、至於剪指甲、趾甲也可以照常進行,指甲是角化了上皮,根本不存在「剪刀風」的問題。

6、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五、產後運動要適當

運動是身體恢復的一個好辦法。但是產後媽媽身體比較弱,過早,過長時間的運動會發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會導致子宮,膀胱,直腸突向,造成子宮脫垂等症狀。因此我建議,產後媽媽運動一定要注意。萬萬不可心急,要以幫助骨盆肌肉恢復彈性與張力為目標。一般產後七天後才能進行一些小量運動。

1、適當的活動可以加強子宮的收縮,促進子宮回復原位,還可以促進子宮內膜的修復及惡露的排出,加速傷口癒合。並能防止子宮脫垂等產後疾病

2、適當活動可促進膀胱功能恢復,利於產後排尿,防止泌尿系統的感染

3、產婦需要更多的營養,胃腸功能正常才能保證營養素的正常吸收。適當的活動對於促進胃腸蠕動、恢復胃腸功能、防止便秘、痔瘡的發生都有益

4、產後如長久臥床不動,很容易造成下肢靜脈炎和血栓的形成,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適量的運動,加強循環系統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對恢復體力大有幫助

5、適量的活動對預防產後肥胖十分重要

六、產後同房不易早

如果你在產後感覺很好,經過醫生的同意,你可以在產後4~6周恢復性生活。但由於中國的許多醫生都建議剖腹產後至少2年以上再次懷孕比較安全,所以,你要嚴格注意產後避孕。

其實,在月經尚未恢復之前,新媽咪的卵巢可能已經排卵了,這其實就已經具備了懷孕的基本條件。生活中確實很多人認為產婦在哺乳期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因而根本不避孕,結果卻造成了意外的懷孕。

在產後短時間內再次懷孕,由於子宮壁肌組織尚未恢復正常,子宮很軟,不易收縮,因而在做人流手術時容易引起機械性損傷、過多的出血和子宮穿孔等併發症。尤其是剖宮產的新媽咪,手術後子宮壁上的刀口雖然已經癒合,但因瘢痕代替了原來的肌肉組織,在人工流產中更易發生危險。所以新媽咪們一定要謹慎哦!

七、產後42天要檢查

產後42天檢查到底檢查什麼?

產後42天是媽媽產後的一個重要檢查時間,媽媽在分娩後,身體自然會發生不少的變化,不管是體內激素還是身體體質等,都和非孕狀態不同。因此產後的媽媽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才能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恢復到非孕狀態,這種生理變化約需42天才能完成,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

產婦能否康復如初,產褥期是關鍵階段。在這段時期里,一定要注意做好產褥期保健,才能更好地完成產後的恢復。你們產後42天檢查什麼?產後媽媽在42天主要檢查體重、血壓、尿常規、血常規、盆腔器官檢查、避孕指導等。同時42天的寶寶也要做檢查,主要是常規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

一、產後42天媽媽檢查項目

1、稱體重: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項目,但千萬不要忽視了。體重是最便於自測的健康標準,新媽媽不妨在家備一個方便秤,隨時關注自己的體重,均衡自己的膳食。

2、測血壓:成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120/80mmHg。媽媽在懷孕後血壓是和以前不大一樣的。有些媽媽還伴有妊娠高血壓。產後,一般血壓都會恢復到孕前水平。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3、尿常規:患妊娠中毒與當時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一方面看看妊娠中毒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可檢查出小便不適的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等。

4、血常規:妊娠合併貧血及產後出血的媽媽,要複查血常規,如有貧血,應及時治療。若出現高熱等症狀的媽媽也需要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便於確定身體是否有炎症。

5、盆腔器官檢查:盆腔器官檢查,是產後42天檢查中最為重要最能看出媽媽產後恢復情況的一項。

八、月子有個好心情

1、產後憂鬱可自愈如果你只是產後憂鬱,讓自己的心緒放鬆,等待著身體對激素水平變化的重新適應。2、創造健康的產後恢復環境當你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人來看你。關掉你的電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閒適、健康的休養環境。

3、清淡而營養的產後飲食吃營養豐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享受被親人照顧的親情,感謝一餐一飯的營養和愛心。

4、適度運動快樂心情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鍊。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貝或者煩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體內自動產生快樂元素,使媽咪的心情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不要用傳統的方式對待新媽咪,不能下地、不能出門、不能幹活、連電視也不能看,這些都會使新媽咪越發地感覺到生活乏味單調,加劇抑鬱情緒。

5、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媽咪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貝安然入睡時,媽咪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睡睡,哪怕是閉目養神呢。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你的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了媽咪寶貝的好覺。

6、幫助與尋求幫助一方面,新媽咪的家人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寶貝的快樂中而忽略了新媽咪的心理變化。要多陪新媽咪說說話,及時告訴她育兒的經驗,避免手足無措,緊張慌張。另一方面,新媽咪自己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家都願意幫助你,只要你說出來!

7、自我心理調適有了寶貝後,媽咪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寶貝的期望值也會更接近實際,甚至對生活的看法也會變得更加實際,坦然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媽咪擺脫消極情緒。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雜誌、聽音樂等,在自己的愛好中忘記煩惱。

8、換位思考,彼此理解因為新添了小寶貝,新爸爸會感到壓力很大,他們會更勤奮地工作,新媽咪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對家庭的奉獻,不要認為只有自己「勞苦功高」。而丈夫也應該理解妻子產後身體的變化與照顧寶貝的辛苦,主動分擔家務、不能全丟給妻子。夫妻之間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對彼此的不滿放在心裡。

9、勇敢面對,科學治療如果媽咪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症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類藥物,不要輕視抑鬱症的危害性。

10、期望有好時光也有壞日子人生不僅有樂觀、歡樂、成功、幸福等美好的時光和心境,也有悲哀、沮喪、痛苦、茫然、失敗和不幸,關鍵是我們能否以樂觀、健康的心態去對待我們所處的境遇。新生命的到來不僅給新媽咪帶來了歡樂,更帶來了繁重的勞動、重大的責任和永無止境的勞碌和操心。小寶貝是媽咪的希望之源,他的健康與幸福與媽咪今天的表現息息相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097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