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對於小寶寶來說,缺少睡眠或睡眠過多,都會對智力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充足而正常的睡眠,則是小寶寶解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利於遊戲和學習的良好調理方法。可以說,寶寶是能夠越睡越聰明的!
寶寶睡眠與智力
寶寶在睡眠中分泌生長激素,從分泌的時間來看,夜間22:00-24:00最為旺盛。如果在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寶寶尚未進入深度睡眠,其生長激素的分泌必將受到影響。此外,神經生理學認為,人在白天所遇到的事情,接受到的刺激都非常多,無數的信息彙集在腦海里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進行「過濾」,將無用的信息淘汰,將有用的信息加以深化鞏固,形成永久的記憶。這樣的記憶多了,寶寶才會聰明。
造成情況下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如下:
新生兒 18-20小時左右
0-1歲左右的嬰兒 13-14小時左右
2-4歲的幼兒 10-12小時左右
由此可見,嬰幼兒一天中的多半時間都處於睡眠之中。
在一項對孩子的讀寫能力和數學智力的研究中發現,智力測試的好壞與孩子的睡眠習慣有密切關係。如果孩子在4歲時有良好的睡眠習慣,而且每晚睡眠時間達11個小時,他的智力測試成績往往很高。
但是,理論數字不是絕對的,一些寶寶的睡眠天生就比其他孩子多或者少,所以,家長也不必為寶寶偶爾一兩次睡眠的多與少而過分擔憂。
過度保護寶寶睡眠的弊端
許多父母只知道睡眠對寶寶智力的重要性,卻不知睡眠的科學性。在寶寶睡覺時,他們唯恐寶寶睡不好,小心翼翼的不弄出一點點聲響,說話都輕聲細語的;有的家長還拔掉電話線,關掉門鈴,甚至親自到樓下「站崗」,擔心其他孩子在附近製造出聲音。
對寶寶睡眠過度保護,會使寶寶越來越不能適應身邊的環境。因為,越是安靜的環境,寶寶的睡眠也越輕,稍有動靜就會驚醒,而且在過於安靜的環境下,寶寶不能完成由淺睡眠至深睡眠的轉化。這樣一來反而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長期發展下去,還會使寶寶出現各種睡眠障礙問題。
10個好習慣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讓寶寶學會適應環境,在寶寶夜間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在寶寶白天睡覺時,不要過分小心,適當的製造出一些小的聲響,這將更有利於刺激寶寶適應複雜的環境。
晚上寶寶睡覺時不要照明,最多也就是在床面以下設置一個一瓦左右的小睡眠燈,這樣可以使寶寶的生理機能協調、代謝平衡。如果長時間處於人工光源的照射下,寶寶的視網膜調節會受到干擾,久之也會影響視力。
培養寶寶早睡的好習慣。如果寶寶睡得太晚,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寶寶來說,生長發育就會收到影響。
培養寶寶「裸睡」習慣。一般哺乳期是從寶寶一出生到1歲左右,這個時期若是經常給寶寶穿著衣服睡覺,會影響寶寶的血液循環,也會影響睡眠質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儘量不抱著寶寶入睡。讓人體臥位時能有效改變大腦的血流量,大大增強血液循環,從而使腦細胞獲得充足的營養。
教寶寶有規律的睡眠,讓寶寶準時睡,準時起床。
睡前要給寶寶吃好,但不要吃的過飽。
睡前不要讓寶寶過於興奮。晚上不要讓寶寶瘋玩,最好做一些比較安靜的活動,比如閱讀。
家長不要陪睡。
可以給較小的寶寶睡前做一下撫觸,會使寶寶的睡眠質量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087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