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這些「怪異」行為很正常,為他好就別去打擾。。。

棋子傀儡| 2017-05-11| 檢舉

文|文兒

第一次當爹媽的人,都免不了會咋呼那麼幾回,因為零經驗,面對孩子首次出現的問題總是束手無策的。當然,孩子有些問題是壞習慣,需要及時發現,給予糾正,而有的則是孩子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是他們在用自己方式進行自我安慰,卻被我們無情地誤會了。

昨天中午看到寶媽群的聊天,一位3個月大寶寶的媽媽在群里問道:「發現寶寶近來老愛吃手,從早到晚不停歇,手指都吃得變形了,好焦心,是不是得病了?」此話一出,好多媽媽也紛紛冒出來表示同意,順便也「吐槽」了一回自己的寶寶:

@夏日的媽媽親:豆丁4個月,每天最大的活動就是「吃手」——醒了就把手往嘴裡塞,高興也塞,一個人玩也塞。吧唧吧唧口水直流的,那手多髒啊,就怕她把髒東西吃進肚子。

@甜甜的:我家也是!吃手吃得可開心了,而且現在只要手上拿著什麼東西,想都不想直接塞進嘴裡,我也是醉了!怕他把東西咽下去了。

@瑪提娜:我兒子6個月,除了吃手,整天還晃腦袋,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我都怕他把腦袋晃斷了!糾正了好多次,一掰正就哭,沒辦法啊。

@天and海:晃腦袋、摳耳朵、抓頭髮,暈死!每天要自虐一通才睡!我閨女,三個月。

別擔心,是寶寶自我調節的方式

弗洛伊德理論表明:0-1歲的嬰兒處於「口唇期」,這一時期的嬰兒口唇欲相當強烈,比如吃手,或者抓到什麼首先往嘴裡塞。尤其是寶寶在無聊、孤獨、緊張、焦慮、煩躁等心理不平衡的時候,大人又沒有正確理解並提供幫助,「吃手」就成了最簡單快捷的自我調節方式。

除此以外,晃腦袋、抓耳朵、抓頭髮等,在家長看來是「自虐」的行為方式,都是寶寶在進行自我安慰。所以爸爸媽媽們無需緊張,對於寶寶的這些「怪異」行為,放心地讓他去做好了,只要稍加防護措施,不讓他們傷到自己就好。

怎麼給寶寶做防護措施?

1、剪指甲:由於這段時期的寶寶好動,建議爸爸媽媽趁寶寶熟睡時幫寶寶修剪指甲,一來防止寶寶指甲過長抓傷自己,二來寶寶的長指甲容易藏污納垢,對吃手寶寶來說容易病從口入。(一周進行一次即可)

2、清潔小手:為了防止病從口入、傷口感染(針對抓傷自己的寶寶),爸爸媽媽此時要對寶寶的小手進行清潔護理了,可以用溫水毛巾擦拭,或者嬰兒專用洗手液。(一天兩次,或視小手的乾淨程度而定)

另外,關注寶寶的情緒變化,只要寶寶在自我安慰時不哭鬧,表情自然,那就說明他比較享受,不用去打擾。而一旦寶寶表現出哭鬧、受驚嚇、痛苦的表情,那就要考慮原因了(寶寶是否需要大人陪伴、環境是否在干擾、身體狀況是否好等等)。

你家寶寶有過什麼「怪異」舉動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012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