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待產室,一位孕媽媽正在強忍宮口從一指開到兩指的陣痛,在床上顫抖著蜷成一個蝦米,她老公在旁邊淡定的拿著手機刷啊刷……
一陣陣痛過後,孕媽媽一邊大哭著伸手打老公,一邊喊著:「你能不能別玩手機了,我都痛成這樣了,你能不能別在玩手……」最後一句還沒說完,又被下一陣疼痛逼停了口。
老公反駁道:「一開始我也沒玩啊,你這都疼了好幾天了,才開了一指,也沒那麼快生啊。」是啊,就因為她的宮口開的慢,所以後續的疼痛和恐懼就活該被無視麼?
人們都說,不疼到一定份兒上,是生不出孩子的。確實,生產的痛誰也替代不了,產婦的焦慮誰也消除不了,所有經歷過的,說起來都是小事,所有未經歷過的,都是對未知的恐懼。
小編就說一句,共情一下就那麼難麼?連假裝關懷的樣子都不能再堅持一下麼?一輩子也許就這麼兩天,她生的是你們的孩子啊。
十月懷胎,一路的心酸苦楚只有自己最清楚,臨近分娩,在經歷10多個小時的宮縮陣痛後,很多待產媽媽其實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無奈,產程其實還未結束。
在這樣神聖的時刻……
這樣意義非凡的時間裡……
准爸爸的心情是怎樣的?他會有哪些舉動?
來看看這些國外准爸爸們在產房外的圖片吧!
這個准粑粑的臉上有不安、有期待、還有那麼一絲的坐立不安,度時如年吶,心裡肯定在想著會不會有危險啊?怎麼這麼久了還不出來吶?上帝保佑啊!
這個爸比則是不停地給自己打氣,激勵著自己難以平復的心情。
在焦急不安中,想像著寶寶來到之後的美好畫面,不自覺地喜上眉梢。
望眼欲穿吶,恨不得能一眼望到產房裡的妻子,心底在吶喊:「照顧好你媽媽,寶貝。」
哇,終於見面啦,生活是如此美好,啊哈,寶貝確實有點丑,皺巴巴滴!
進產房?不進產房?
我覺得如果醫院允許進產房的話,要不要進產房其實沒有應不應該,只有願不願意!
進產房陪伴的意義,照我理解有以下幾點:
1、親眼見證小生命的誕生,在如今只生一個的情況下,還是很珍貴的,以後再也沒機會了。
2、在妻子很痛苦很努力生孩子的情況下,給予言語上(以及肢體語言)的鼓勵和安慰,對妻子是有著很強的安撫作用的,以實際行動分擔一點妻子分娩的痛苦。
3、最最重要一點:能讓丈夫親身體會到,生孩子是個很不容易,很艱辛,很痛苦的過程!從而讓你以後會更加愛你的妻子,因為她勇敢的承擔了這個痛苦的過程。
可是也有一些丈夫,確實不適合進產房陪伴,比如:
1、丈夫暈血,或者容易因激動而暈倒。
2、丈夫容易出現狀況,喊得比產婦還大聲,或不聽從醫護人員安排和指令,影響生產過程。
3、心理脆弱,容易留下心理陰影的。
如果不進產房的侯產老公該做些啥?
1、老婆進產房後準備些吃的,畢竟生孩子是很耗費體力的一件事。
2、守著產房的門,讓老婆出來第一眼就看見你,給她安全感,同行的人可以幫你做任何事,但不能代替你陪伴你自己的老婆。
3、對她說一句:老婆,辛苦了!抱抱她。相信你的這個舉動老婆會記一輩子,並且是她以後每當提起,不僅感動,還為此而感到驕傲。
4、千萬不能見到孩子就跟著走了,記住,今天你最應該關心的是老婆。
@雪:老公當時在產房外等著,後來問他,他說他一直守在門口,聽得見產房裡的任何動靜,因為當時只有我一個產婦,還偷偷地讓那個門開著,觀注著裡面,小感動了一下,出產房的時候他上來抱住我說:「老婆辛苦啦!」,當時就哭了。第二天他來送早餐的時候還悄悄帶了一束花,一定是覺得我真的為這個家做了貢獻了,平時可是從來沒有收到過他的花呀,雖然傷口還在隱隱作痛,但還是感覺很幸福。
@若曦:從破水上救護車到寶寶順利出生,老公全程陪同,見證我們愛的小生命出生,拍下產房裡的第一張全家福,我們都覺得是一次很有意義過程,這一次經歷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珍惜我們的小家庭!
@粉紅豬:老公陪我進的產房,看我痛得死去活來的就說刨了吧,但我一直堅持順產,最後痛得沒力氣用力了,醫生給我壓肚子,他一直讓醫生輕一點不要壓了,最後醫生直接把他轟出去了,出來時婆婆說他一直在外面哭……
@小玲兒:我生孩子的時候,我爸爸說我老公一直圍著產房門口打轉,聽到我叫,就在外面不停的敲門問怎麼了,最後醫生無奈了,出來告訴他,生孩子都這樣,然後他就上牆角蹲著去了。
小編:姐妹們,把這個給老公看,這才是產房外侯產老公的範本,給了老婆足夠的安全感,充分認可了老婆的辛苦和對家庭做的貢獻,號召老公向這幾位學習!
產房裡的你,產房外的他,都只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母子平安,闔家團圓!
你生娃時,老公在幹嘛?有進產房嗎?雖然大部分爸爸都是產房外焦急等待,但是還有不少爸爸全程參與,耐心陪產,柔聲安撫,而且由於各種原因沒進去的爸爸們也沒閒著,有的回家煲湯,有的忙前忙後置辦生產用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