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欺負發生時,一定記得大聲說這句話。
01
不久前,我發現小Jo顴骨處有一塊擦傷,可是不管怎麼問,小Jo都說:「沒事的,我沒事的媽媽,你別問了。」
我發微信問老師有沒有注意到他的傷怎麼來的,班上4個老師都說沒有注意到。
後來,我們讀到一個繪本故事,小Jo終於開口了。
這是一個很神奇又有現實意義的故事:
一隻小老鼠和又高又壯的大老虎是好朋友,可是他們的友誼存在一點小問題。
玩好人抓壞人的遊戲時,大老虎總是當好人,小老鼠總是當壞人。小老鼠能說什麼呢?他不過是一隻渺小的老鼠。
每次分甜甜圈,大老虎總是分到的比小老鼠大。他能說什麼呢?他只是一隻渺小的老鼠。
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大老虎總是命令小老鼠跳下山崖下采給他。小老鼠摔得遍體鱗傷,可他能說什麼呢,他不過是一隻渺小的老鼠。
有一天,小老鼠用積木搭了一座漂亮的城堡,他得意極了想讓大老虎看。可是大老虎在看空手道的書,頭也沒回。
突然,大老虎跳起來,大吼一聲「呀!」用他剛學到的空手道把城堡踢飛了。
小老鼠終於忍無可忍爆發了,「夠了!」他大叫起來,「我再也不跟你玩了!雖然我只是一隻很小的小老鼠,但你也不過是個很大的大壞蛋!拜——拜!」
作為一個弱者,小老鼠先是一次次地忍受大老虎的欺負。但是,當大老虎一腳踢飛他引以自豪的大城堡時,他心裏又生氣又傷心,終於義無反顧地大聲說出了自己的不滿,與大老虎斷然「拜拜」。
02
孩子之間鬧彆扭、爭吵乃至打架,都是常有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教孩子「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
可遇到敵強我弱時怎麼辦?小老鼠去打大老虎,無異於自取滅亡。
語言也可以是一種還擊。鼓勵孩子對欺負人的小朋友大聲說這樣的「狠話」:「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你再這樣,我就不客氣了!」
大老虎欺負行為起初是嘗試性的,小老鼠不反抗才會讓欺負變成習慣。當這種行為遭到反抗時,他一定會收斂一些。
不管對方多強大,都不要在對方面前顯得畏懼,「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一定要說的有氣勢,害怕只會增加被欺負的可能性。
03
小老鼠反抗後,結果怎麼樣呢?著實讓人意外。
大老虎來找他了,他很害怕,怕大老虎踢他。可是他並沒有挨踢,大老虎搭好了新的城堡來討好他。
可小老鼠還是不想和大老虎做朋友,於是大老虎提出玩好人捉壞人的遊戲,這回讓小老鼠當好人。他還把大塊的甜甜圈分給了小老鼠,主動跳下山崖給小老鼠採花。最後,小老鼠終於原諒了大老虎。
故事讀到這裏,小Jo終於開口了。他說:「媽媽我不喜歡小K總推我。」小K是他在幼稚園最好的朋友,小Jo說臉上的傷是小K拿班上的教具打到的。
像小老鼠一樣,小Jo默默地忍下了,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哭,以至於老師都沒發現。
我忍著翻湧的心疼問他,下次小K如果還這樣,你會怎麼做呢?他說:「你別這樣,我不喜歡你這樣!」他掐著腰,大聲叫道。
「對,媽媽會支持你的。」孩子覺得委屈,讓他記住家長永遠會支持他是首要的。
後來,我去找老師溝通,老師告訴我,小K是一個很外向的孩子,很喜歡肢體接觸,有時候可能控制不好力度,而小Jo恰恰相反。他建議我再觀察觀察,看孩子們能不能自己解決。
沒過幾天,老師告訴我,兩個孩子又搬著小板凳坐到一塊去玩了。
套用韓寒的話說:大人才分對錯,小孩子只分開不開心。
後來,我一直跟小Jo演習,我搶走了他的玩具、或者推他一下,看他會怎麼做。他從扭扭捏捏到熟練地使勁護著玩具,大聲說:「你不許搶!你走開!」
孩子,如果你被欺負,我希望你不是立即揮起拳頭,而是首先學會保護自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