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讀呀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每每這首兒歌的旋律響起,會覺得有媽媽陪伴著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儘管爸媽們被小寶寶「折騰」得夠嗆。
我國的國情壓力大、競爭大。上有老下有小是萬千家庭的真實寫照。許多年輕的父母為了生活,只得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然而在隔代撫養中,上一輩雖然分擔了一些育兒壓力,卻也對孩子存在諸多隱憂……
那天在電梯里遇到剛休完產假回來上班的同事A,說起孩子晚上跟誰睡的話題。小A無奈地說,自己離家太遠,晚上都是老人帶著睡。我嘆口氣說:其實孩子跟老人睡,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老人晚上咳嗽、起夜,孩子也會跟著醒過來。讓老人晚上帶孩子睡覺,老人也休息不好,孩子也會睡不踏實。然而去了解身邊一些帶孩子的家庭,發現跟老人睡的孩子真不少。
粒粒媽:我家孩子一開始跟老人睡,但是我們發現,孩子跟誰睡覺,就跟誰感情最好。孩子生病了也只要老人,晚上發燒了也得老人哄。往往是孩子病了,老人接著也會生病,雙方都睡不好。後來,我就只能辛苦點自己帶了。
樂樂媽:孩子跟老人睡,心理上容易有不安全感,總覺得跟爸媽不親近。自己小時候就跟奶奶睡。奶奶睡得早,夜裡黑漆漆的。於是自己總做噩夢,夢裡都在流淚,想念在外地工作的爸媽。以至於長大後,對家庭的依賴感非常強烈。現在有了孩子,再苦也自己帶著睡覺。
曾看有科學家研究表明,人類是早出生3年的動物。前3年對一個孩子很重要。當孩子還是胎兒時,通過在母體溫暖的子宮裡獲得安全感。出生後,依賴與媽媽皮膚接觸,媽媽溫暖的懷抱獲得安全感。當他們會走路了,則是通過在媽媽擁抱中酣睡,獲得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才不會缺乏母愛,不會變得脆弱、膽怯。
0~3歲是孩子習慣養成、性格養成最關鍵的時期,儘量在頭3年自己帶孩子,會讓孩子收穫不一樣的幸福人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