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孩子增高的黃金時間,
家長需要抓住機會讓孩子的個頭猛竄。
小編給你支招,
教你如何睡、如何吃?
徐徐春風已經送來了春的氣息,馬上就要到孩子長身體的好時節了。中醫上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也證實, 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5月)長得最快, 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哦。所以爸媽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春季黃金月,為孩子長高助一臂之力呢! 那麼該怎麼吃,怎麼睡呢?
下面我們用科學來說話吧!
一、
孩子應該怎麼睡?
1.孩子究竟要睡多少時間
我們看下面這張表
有 研究表明, 孩子的身高70%取決於父母基因,30%取決於後天。在這30%的外在因素中, 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排名第一,超出運動和飲食,因為在睡眠中會分泌出生長激素。
2.孩子到底幾點睡才好呢?
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從 圖中可以看到,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兩個時段,分別是 21:00-1:00, 5:00-7:00,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內,你沒有睡著,或者已經醒了,那麼,你就錯過它了。
3.生長發育專家為何如此注重孩子的睡眠?
規定小學時必須在8點半前上床?
這是因為, 睡眠是影響孩子身高最重要的外在因素。現在的孩子營養不缺,家長對鍛煉也越來越重視,但唯獨睡眠普遍不足。
從西醫的角度講,浙醫兒院傅君芬主任醫師說: 「 生長激素是影響人體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長激素不像人體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脈衝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於生長。」
生長激素是由人的腦垂體分泌的。腦垂體一天的工作量很大,除了要分泌生長激素外,還要分泌性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人體所需的多種激素,因為「太忙了」,所以它並不是24小時都在分泌生長激素。只有嬰兒期是個例外。
嬰兒期時,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腦垂體在不斷地分泌生長激素,所以1歲以前的嬰兒,長得特別快。幼兒後,生長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了,分泌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入睡時。
4.兩個時間段對長高至關重要!
一 個是晚9點至第二天淩晨1點 , 特別是晚上10點前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達到最高,可以達到白天的5-7倍。另外, 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
不過並不是一到晚上9點,生長激素就開始按時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須有個前提:只有在你深度睡眠時才會發生。如果你還沒上床,或者已經上床但還沒睡著,又或者已經睡著但還沒進入深睡眠狀態,那麼它的分泌量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睡得越遲,分泌的生長激素就越少,對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後半小時至1小時,才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所以生長發育專家的建議是: 要孩子長得高,最好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遲不要超過晚9:30,並在早上7點以後再起床。
二、
孩子應該怎麼吃?
麼吃?
4-6歲
打下堅實基礎
4~6歲學齡前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階段。補鈣對今後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多都會有偏食、厭食的壞習慣,鈣質攝入量嚴重不足的現象,影響到骨骼中的鈣質儲備,這將直接導致孩子個頭矮小、發育期身高增幅減小。
7-16歲
身高快速增長
7~16歲是孩子發育期,身體就好像竹筍般快速增長。研究發現,這一階段的孩子每多吸收3萬毫克的鈣,身高就可多長1釐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中攝取的鈣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鈣質的50%,遠不能滿足生長發育所需,因此需要額外補鈣。
25歲前
最後的努力
在17~25歲(男)16~23歲(女)左右,是長高的最後衝刺階段。這一階段青少年骺軟骨還未真正癒合,每年還存在著2~3釐米的長高潛能。充足量的鈣質能充分挖掘他們的長高潛能,為身高做最後的努力!
哪些家常菜最長個兒
1
豆腐燉魚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鈣食物,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滿足一日鈣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還要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豆腐燉魚,不僅味道鮮美,更是補鈣健骨的絕配。
食材: 草魚、北豆腐、蔥、薑、蒜、花椒、八角、幹辣椒、花雕酒
做法:
1.魚剁成5釐米寬的段;切塊豆腐,用熱水焯一下,去除豆腥味,也可以讓豆腐不易碎。
2.熱油煸炒蒜、大料、花椒、幹辣椒。
3.放入魚塊,倒入花雕酒,不用翻動魚塊,讓花雕酒和香料的味道逼入魚肉之中。
4.加入沒過魚的水,再加醋,大火燒開煮5分鐘,入蔥、薑和適量醬油、鹽、糖。
5.轉小火20分鐘後,將豆腐倒入鍋中,湯汁收濃即可。
2
麻醬面
但要注意,芝麻醬不要與菠菜等蔬菜共食,否則與蔬菜中的草酸或可溶性草酸鹽發生複分解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澱影響鈣的吸收。此外,芝麻醬熱量、脂肪含量較高,不宜多吃,一天控制在兩勺即10克左右為佳。
食材: 黃瓜、豆芽、麵條、醬油、芝麻醬、麻油、蔥、蒜、糖、醋、花椒粉
做法:
1.鍋洗淨,倒入小碗清水,燒開後加入鹽、油,將洗淨的豆芽燙過,撈起備用。
2.醬油、芝麻醬、麻油、大蒜末、糖、醋、花椒粉放在碗內,用勺子拌勻成糊狀。
3.鍋內放清水和鹽,將麵條煮熟。
4.把醬汁倒在麵條上拌勻,黃瓜絲、豆芽擺放在麵條上,撒上蔥末即可。
3
黃豆燉豬蹄
黃豆鈣含量豐富,豬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從而更有利於黃豆中鈣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豬蹄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不宜常吃。
食材: 黃豆、豬蹄、蔥、薑、八角、糖、鹽、雞精
做法:
1.黃豆提前浸泡半天。
2.油熱時下生薑片、蔥段,八角,豬蹄爆炒,然後加醬油,料酒翻炒。
3.加水沒過豬蹄,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燒20分鐘。
4.加入黃豆大火燒開,加糖、鹽。轉小火慢慢煲,到豬蹄燉爛,放入蔥花即可。
4
紫菜腐竹湯
腐竹是富含鈣的豆製品之一,而紫菜被稱為「鎂元素的寶庫」, 鈣含量也較高,兩者結合煮湯可以補鈣健骨。
食材:黃瓜、腐竹、紫菜、薑、胡椒粉、鹽
做法:
1.腐竹提前用水泡開,洗淨。
2.鍋裡加一點點油燒熱後煸香薑片,加入腐竹炒十幾秒,加水燒開。
3.加入鹽、紫菜攪勻關火,再撒入胡椒粉即可。
5
醋溜小油菜
不少綠葉菜在補鈣效果上並不遜色,其中小油菜的鈣含量超過同樣重量的牛奶。而醋有利於鈣從不溶狀態變成可溶狀態,促進鈣的吸收利用。此外,小油菜中還含有大量有助於鈣吸收的礦物質和維生素K。
食材:小油菜 、鹽、醬油、醋、水澱粉、薑、蔥、花椒油
做法:
1.將小油菜清洗乾淨,切段裝盤待用,熱鍋放油,爆香蔥薑末。
2.倒入小油菜煸炒,放入精鹽,醋,醬油。
3.翻炒均勻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花椒油,出鍋,裝盤即可。
還需注意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習慣會加速鈣的流失。
1.肉食太多
2.不吃粗糧
3.食物太鹹
4.偏食
5.喝太多碳酸飲料
6.活動太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5873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