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媽媽會問:寶寶愛上撕紙了怎麼辦,家長不必擔心,寶寶撕紙是正常的,也不用擔心這會成為壞習慣,這只是這個年齡的寶寶喜愛做的事情。
撕紙是正常的
1歲左右,只要抓到紙張、書本,寶寶就會有一個非常熱衷的行為——把它們撕碎,聽到紙張碎裂的聲音,看到紙張碎裂的模樣,他會十分開心。如果寶寶的身邊湊巧有一盒餐巾紙,他就會不斷地從裡面抽取紙巾,抽一張,撕一張,樂此不疲。要是媽媽試圖阻止他的這種行為,他就會哭鬧、發怒,以此發洩自己的不滿。
寶寶之所以愛撕紙,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此時他的手部動作已漸趨成熟,手眼協調能力也基本具備。當他發現通過自己小手的動作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會感到特別的開心和快樂。於是,他就會樂此不疲地把「壞事」做下去。
媽媽不必擔憂這會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相反這還是一個好現象呢!因為撕紙就像學爬、學走一樣,也是寶寶成長中正常的學習過程。
撕紙的好處
撕紙對寶寶來說,並不是一個破壞【性.行.為】,因為它可以給寶寶帶來很多好處哦!
1. 鍛煉寶寶手部的小肌肉,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2. 鍛煉寶寶的操作和想像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3. 給寶寶看不同顏色的紙張,讓寶寶對顏色有更清楚的認識。粗糙度不一樣的紙張,也能讓寶寶通過觸摸去感覺。
4. 可以慢慢培養寶寶對書本的興趣。寶寶在撕書的過程中,接觸了書及紙張,對書本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隨著寶寶慢慢長大,他也許會忘記撕書的事,但是對書本的喜愛會慢慢增強!
陪寶寶玩撕紙遊戲
既然撕紙對寶寶有著那麼多的好處,媽媽當然也不應該阻止寶寶撕紙了,相反應該適時地鼓勵寶寶撕紙。
1. 多提供活動手指機會
平常多給寶寶提供其他一些活動手指的機會,讓他鍛煉剝、撕、拔等動作。如:讓寶寶攥著媽媽的手指拔一拔;或者讓寶寶抓起橡膠玩具扔一扔等。
2. 和寶寶一起撕
可以準備一些顏色漂亮的廣告紙和寶寶一起撕一撕。撕成條兒的,可以用膠帶束起一頭,變成一個會嘩嘩響的玩具;撕成碎片的,揚起來玩「下雪」的遊戲……滿足寶寶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寶寶創造力的開發,一舉兩得。在遊戲的過程中告訴寶寶,哪些是可以撕的,哪些是不能撕的。給寶寶灌輸一種理念:圖書,是拿來看的,要愛惜,不能撕哦!
3. 以身作則,愛護圖書
如果寶寶把哪本書撕壞了,媽媽可以一邊說:「書寶寶受傷了,好疼啊,它會哭的。」一邊用膠帶把圖書補起來,說:「媽媽來幫它,寶寶也來幫忙好不好?」雖然寶寶有可能還聽不懂媽媽所說的話,但從媽媽的表情中,寶寶應該可以理解一點意思,寶寶也會逐漸培養起與圖書的感情。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