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總是握緊拳頭,要及時檢查!

剛出生的小寶寶為啥總是握著拳頭?這種現象正常嗎?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由於屈肌的力量要強於伸肌,所以寶寶的手總是呈握拳狀態,這個時候是屬於正常的。

但是,當你用手扒寶寶的手指時是可以扒開的,而且寶寶各個手指頭的關節活動自如,如果你用力扒也扒不開,或者寶寶手指關節不能活動就要引起注意。

所以爸媽們要試著扒開小寶寶的手掌哦。

剖腹產的寶寶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刺激,寶寶握拳的現象會更嚴重。

大概在寶寶三四個月左右,寶寶的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屈肌的力量會逐漸減弱,而伸肌的力量則逐漸增強,二者會逐漸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到那時,寶寶的小手就能自如地打開了。

如果4個月以後寶寶的小手依然時時刻刻都緊攥著,就要警惕小兒腦癱的可能,建議最好帶去醫院看看醫生。

寶寶的手部動作跟大腦發育關係密切,寶爸寶媽要儘快幫助寶寶打開他緊握的拳頭哦。

打開手掌對寶寶的重要性

1、手的動作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對嬰兒心理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2、手指分開後,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弄各種物品,使嬰兒能夠主動地學習和從事各種活動,使知覺和具體思維能力得到發育。

3、通過手部動作,嬰兒和環境產生了互動,幫助嬰兒建立自己和環境互動的概念,這種互動的經驗對嬰兒今後的發展意義重大。

幫助寶寶儘快打開手掌的方法

01

手部推拿

給寶寶做手部推拿,能夠幫助寶寶儘快打開攥著的手掌哦。用雙手拇指給寶寶的手掌做「人」字倒寫的按摩,從手掌根部往手指方向推。

這個手法能夠讓寶寶肌肉放鬆,逐漸打開手掌;同時能夠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促進血液循環;對腸道也非常有好處。

02

利用洗澡

洗澡的時候別忘洗寶寶的小手。把手指尖輕輕伸進寶寶的手掌里,在小手心裡輕輕地來迴轉動,邊清洗邊按摩;同時和寶寶說說話,「洗洗小手,摸摸小手,親親小手,哎喲喲,香噴噴!」這個月齡的寶寶最喜歡看媽媽的臉,最喜歡聽媽媽的聲音,寶寶會感覺安全和鬆弛。

03

利用喂奶

喂奶的時候把寶寶摟在懷裡,把手指伸進他的手心裡,大手握小手,輕輕地摸一摸,緩緩地搖一搖;輕輕撫摸、張開寶寶的拳頭,讓小手掌觸摸媽媽的乳房和媽媽的臉;不停地和寶寶說說話。吸吮媽媽的乳汁、感覺媽媽肌膚的溫暖,寶寶滿足又舒服。

04

利用遊戲

鼓勵寶寶頻頻「出手」,觸碰、抓拿東西,同時練習手眼協調。

讓寶寶握住玩具,媽媽拿住寶寶的小手,一起搖搖,聽聽玩具會發出什麼聲音。在遊戲中寶寶慢慢學習控制、使用自己的手。

注意:正確握姿——姆指和4手指要相對而握;選擇適合的玩具,適合寶寶手掌大小、會發聲、材質柔軟的玩具;寶寶玩的時候旁邊一定要有大人陪伴和鼓勵。

寶寶的手部活動對身體和大腦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小寶寶,如果發現什麼異常的要儘快處理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522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