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小傢伙兒終於來到這個世界,這對於每一位媽媽來說,這都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懷孕時所有的不適,生產時所有的疼痛,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只要寶寶健康,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可是,身為粑粑麻麻的我們,寶寶以下這些特殊的生理現像是怎麼回事兒,你們都知道嗎?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後2-3天會出現皮膚及鞏膜發黃,一般7-10天會消退,早產兒可能3-4週才會消退。這屬於正常情況。
鼻塞
寶寶的鼻粘膜的毛細血管很豐富,且鼻粘膜很狹窄,當有分泌物時,容易引起鼻塞,父母可以用小棉籤輕柔地將鼻腔分泌物取出。
乳腺大
有些寶寶在生後3-5天會出現乳腺腫大,部分可能有乳汁分泌。一般2-3週後逐漸消退,家長切記不可擠壓,以免皮膚破損,導致感染。
體重下降
寶寶在出生後幾天,由於進奶量少,排出胎糞,皮膚及呼吸不顯性失水較多,在生後2-4天體重不增加,反而會下降,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吐奶、溢奶
新生兒寶寶胃呈水平位,胃容積小,吃奶過多、過急,很容易吐奶,當寶寶吃完奶後,要豎著抱,輕輕拍後背10分鐘左右,等打嗝後再放回床上。一旦寶寶吐奶,應保持右側臥位,以防奶水吸入支氣管內,引起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有近50%的寶寶存在胃扭轉,更容易吐奶,睡眠時需將頭和肩膀墊高20-30度,同時保持側臥位睡眠,隨著寶寶的成長,近6個月才會有改善。
假月經
部分女嬰生後5-7天陰 道流出少許血性分泌物,或者大量非膿性分泌物,可持續約1週,這種現像是由於來自母體的雌激素索中斷引起的,不必驚慌。
馬牙
在口腔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有黃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顆粒,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或者粘液腺分泌物積累而成,數週後可自然消退。
早熟牙
少數新生兒在下切牙的位置或者其他位置可見牙齒,但往往沒有牙根或者很短,容易左右晃動,可根據情況,如有鬆動明顯,建議拔除,以免自行脫落誤吸入氣道,造成窒息危險。
螳螂嘴
兩側頰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允乳汁,不可挑破,以免發生感染。
新生兒紅斑
生後1-2天,在新生兒頭部、軀幹部及四肢常出現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一般1-2天會自然消失。
粟粒疹
因為皮脂腺堆積在鼻尖、鼻翼、顏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黃白色皮質,清潔皮膚,保持乾爽,脫皮後可自然消失。
皮膚粘膜護理要點
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
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勤換尿布防止紅臀或尿布疹發生;
保持臍帶殘端清潔和乾燥
一般生後3-7天殘端脫落,脫落後如有粘液或滲血,應用碘伏消毒或重新結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