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洋洋睡覺不老實,總愛踢被子,前段時間因為踢被子受涼還感冒了一次。感冒好後洋洋媽發現不對勁了:孩子嘴巴變得僵硬,喝牛奶時一直順著嘴角流下來,並且面部肌肉也變得古怪,笑起來的表情比哭還難看。
媽媽趕緊帶著洋洋去看醫生,結果被診斷為面癱。「這麼小的孩子有可能得面癱麼?」媽媽很是疑惑。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面癱是年紀大的人才會患的病,但事實上,因為年齡小,抵抗力差,一吹風、受涼等,都有可能出現面癱。
下面這些事都可能造成孩子面癱,媽媽別不當回事:
一、吹冷風
睡覺時,若門窗留有縫隙,冷風只吹面部,風寒導致面部神經血管發生痙攣,引起神經組織水腫,最終引發面癱。無論是自然風還是空調風,都要避免正對著寶寶吹。
二、病毒性感染
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使得病毒進入面部神經,引發神經水腫,進而導致面癱。
三、晚上濕著頭髮睡覺
很多人早上起不來,就選擇在晚上睡前洗頭髮。若未能徹底吹幹,帶著濕漉漉的頭髮入睡,頭部受到風寒,同樣會導致面癱。
除此之外,孩子心情壓抑、鬱結於心,也有可能出現這一症狀。
當家長發現孩子嘴角歪斜、一隻眼不能完全閉上,或者左右臉明顯不對稱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只要把握住治療的黃金時期,一般2~3周就可好轉。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搶先收到最新有趣新文!快按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451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