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生過這樣的惡性事件:父母將孩子遺忘在車上長達十幾個小時,以至孩子窒息死亡。
事件發生後便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譴責,甚至唾罵他們喪失人性。然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唯一一件,中國也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案件一:
2015年7月19日浙江寧波一父親帶孩子出去玩,將孩子遺忘在車上。快遞員發現情況報警,民警斧砸車窗玻璃將女孩救出。
案件二:
2015年7月22日貴州一奶奶去購物將孫子鎖在車內,事後發現鑰匙忘車裡,竟步行一個半小時回家取備用鑰匙,導致孫子在車內被曝曬近2小時,全身汗濕哭到抽搐。最後奶奶取回鑰匙將孩子救出。
案件三:
2015年6月29號湖南湘潭一個4歲男童在車后座睡覺,大人下車時把他遺忘在車內。待下午父母發現時,男童已經死亡,玻璃車窗上滿是手指印。
此類事件屢屢發生,讓人心痛至極。但看這些孩子大都是被至親遺忘,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如果說這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也能勉強理解,可是作為親生父母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是人品有問題嗎?是對孩子不夠關心嗎?是粗心大意嗎?那一對兩對父母也就算了,怎麼會有如此多父母都這樣呢?
讓我們看一起案例中父母的回顧。不滿五歲的小葉被母親忘在地下停車場十個小時,窒息死亡。
小葉那天發著低燒,母親帶她看完醫生準備再送到幼兒園去,家裡沒人照看,她還要趕一個很重要的會議。打完針後,小葉坐在車後面迷迷糊糊睡著了,母親開著車回頭看了一眼,心裡想著待會兒要和幼兒園老師打聲招呼,要多照顧一下小葉。
這是母親對小葉的最後一點印象。
隨後,她想到了一會兒的會議,想到會上發言的內容,想到昨晚整理的資料。不知不覺車就開到公司車庫了,鎖上車,她還看了一眼時間,還差幾分鐘會議就開始了,她匆忙坐電梯上樓。
小葉就這麼被遺忘了。等到母親下班去到幼兒園想接小葉回家,才驚呼出聲,像個瘋子一樣奔向車子,然而一切已經於事無補。
回顧整個事件,顯然不是母親故意為之,也不是不疼孩子,只能說是粗心大意,然而對於孩子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何如此不小心呢?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母親之所以把小葉遺忘是因為她的心思被工作帶跑了。那麼車怎麼開到公司而不受干擾呢?開車怎麼沒有受到心思的影響呢?
我們都說,人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大腦支配的。但是有生物學家說,「如果你能夠忘記你的手機在哪兒,你就也能忘記你的孩子在哪兒,我從1980年開始研究人類的大腦和記憶,人類的大腦只是個機器,而且,是個會犯錯的機器。」
我們的前額葉負責思考、分析、預測,負責我們的短期記憶,是我們大腦中最精細的部分;而我們的腦幹,負責睡眠、呼吸、飢餓,負責那些我們感知不到的下意識行為。這部分的大腦,和低等生物並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我們的腦幹是我們的導航儀,解決那些熟悉的、日常性的行為。比如我們每天上班,前額葉可能在運行思考今天一天的行程安排,而腦幹則負責在開車。等你到了公司時,你可能根本記不起來自己是怎麼開過來的。」
「但是,人在壓力狀態下,前額葉會變弱。當我們有情緒上的壓力,缺乏睡眠,或者改變了最常規的行程時,前額葉就沒辦法很好工作。當短期記憶失靈,腦幹就自動運作起來,帶我們回到最常規的路線。除非這個時候系統重啟,比如孩子哭了或者有人打電話過來,我們才會記起來,孩子還在那兒。否則,它就從我們的記憶里消失了。很遺憾,這就是我們大腦工作的現實。」
你有沒有過以下的經歷:和朋友從家到公司一路熱聊,到了公司以後卻想不起走路的過程;以前都是下班直接回家,這次打算先去買點菜,一路上想心思,到家才發現忘記去菜市場了;周一到周五為了避開高峰期,都是到離家遠的下一站坐車,周六沒有高峰期也習慣性地去下一站……
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你就要為這種可能做好防範,例如教孩子怎麼開窗戶,怎麼按亮雙響開關呼救。如果你沒遇到過,那麼,你真的可以留意一下你的行為是受什麼控制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446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