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長會是與家長接觸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學期初的家長會主要目的是把新一學期想要傳遞的信息、班級達成的共識、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家長第一時間知道,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項工作。今天阿寶就帶大家從開家長會的目的、準備、形式、內容、溝通技巧等來分享下如何召開一場成功的新學期家長會。
——目的——
首先, 通過家長會,使家長了解園所工作情況,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的喜好、興趣及家長對孩子的希望。
其次,介紹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使家長與幼兒園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
最後,介紹幼兒園的幾大優勢,介紹幼兒園優質的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
——準備工作——
一、物質準備
1.發放邀請函。
班主任負責通知到每一位家長,力爭每名學生都有至少一名家長(包括生病請假幼兒的家長)持接送卡接參加此次活動。
附:幼兒園家長會邀請函
2.家長簽到表、筆、班主任發言稿等。(傳送門小中大班班主任發言稿)家長會前放幼兒有關的視頻音樂。
3.調查問卷的發放。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家長有哪些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感困難的是什麼?最希望我們在哪些方面提供幫助呢?這就需要我們利用調查問卷向家長了解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各班老師利用家長平時接送的時間,提前把需要幫助的問題寫下來,做成調查問卷讓家長填寫好後,在家長會之前帶回來各班老師做好統計即可。(
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家長調查問卷
二、環境準備
1、展示區。
幼兒平時的一些作品、照片、視頻等老師們可開闢一個展示區給家長們呈現出來。
2、衛生要求。
(1)活動前一天進行全園衛生大檢查,公共操場、衛生間和其它衛生死角都要打掃乾淨,幼兒園要組織檢查,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2)各班級活動室毛巾、杯子、被褥等衛生要逐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空餘場所不擺放雜物。
3、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
家長到會的時間早遲不一,因此在等待家長開會前,可播放一些悠揚的音樂,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
三、儀表準備
老師們著裝要莊重大方,如果有園服和工作卡最好統一佩戴,以展示園所風貌。
——形式——
創新形式:座談會、家長發言、教師解答(提前讓家長準備)、家長講座、家長育兒知識培訓(專題家長會)
——內容——
一、新學期初
1、幼兒園、班級老師介紹(工作時間、性格特點、所獲榮譽)。
2、班級幼兒簡介:人數、男女比例、月齡比例。
3、作息時間表。
4、幼兒園班級課程特色(設計教學課程、班級特色介紹)。
5、幼兒行為特徵發展說明,結合指南(可以組織家長交流)。
6、分析班級計劃中家長感興趣的內容。
小班側重點分析:小班側重點應該引導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流程,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常規,引導家長在家庭中和幼兒園採取一致的規則。同時,要宣導幼兒園所提倡的一些理念,以及在家園共育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中班側重點分析:對於中班的家長來說,已經非常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安排,就不需要在家長會中詳細解說,相反,分析一些中班孩子的常見問題,以及家長在家庭中的處理方法就會顯得更加實用,同時,要充分讓家長了解學期內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教學重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大班側重點分析:中班升到大班,自然最重要的教育重點就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做的好的幼兒園,絕對不是在大班的最後一個月帶著孩子看看小學那麼簡單,從大班開始甚至從小班開始,就家園一體共同培訓孩子銜接的重要能力、重要習慣才是根本。因此,在家長會中,幫助家長梳理這方面的知識以及讓家長知道幼兒園的教育重點,同時給與家長家庭中教育的重點就尤為重要了。
7、幼兒園規章制度:接送制度早上幾點來園,提前說10分鐘左右、中午不隨便接回、吃藥制等。
8、常規問題說明及家長配合問題(收費、要帶的物品, 側重幼兒在園一日的流程(吃喝拉撒)、照顧的方法(比如;分批洗手…拍平時生活的照片)、分析孩子分離焦慮,不要片面聽孩子的話、在家長會上醜話說在前面、不要在教室逗留等。
當然, 在互動中我們也要耐心解答家長疑問,謹記「不要向幼兒家長告狀,不說學校和幼兒園的不好,不說自己班級的不好,不說自己的不好」。同時,要做好收集家長意見統計和反饋等工作,反饋的信息要及時分析認真處理,該改正的改正,該補充的補充,該取消的取消,該解釋的解釋。
二、期末
可以留時間給家長溝通交流說新學期的建議和希望。在期末家長會時說感謝語、激勵其他家長,比如帶東西表揚帶的很好的、大力表揚支持你的家長,記下家長配合你的工作表揚他們。
——溝通技巧——
一、家長會溝通四技巧
1、實事求是。
對幼兒優點的肯定,關注中度程度的幼兒(平時容易忽略),下遊程度的幼兒單獨溝通,要提出的問題事先尋求好可操作的對策。
2、從情感上貼近,一視同仁、區別對待。
根據家長:主動配合型、被動配合型、拒絕配合型的不同,在交流過程中方法不同。
主動配合——細緻介紹班級工作、經常感謝這些家長。
被動配合——看到實際的工作成績、更多參加各類活動機會(名額多的那種)。
拒絕配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各種藉口(讓孩子成為廣播員,邀請參加活動,讓其他家長影響他)。
斤斤計較型——工作在前,照顧得更細緻,對孩子每天的表現詳細記錄,離園時告訴家長,主動與他交流孩子情況,不要等他來問,抓住一件大事,進行雙向互動。
3、注重會後溝通、增強信任感(答應家長的事要做到)。
4、以家長影響家長,與家委會關係搞好。
二、家長會溝通三原則
針對性、效果性,藝術性,讓家長有的聽、有的看、有的想、有的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412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