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自己寶寶快兩歲了,除了「爸爸」、「媽媽」之外什麼都不會說,是不是智力發育有問題?
寶寶說話晚,其實大多數都是父母的問題。
寶寶在出生後不久就會試圖張開嘴巴發音,
在前幾個月,你會聽到他發出「嗯、哦」或者咿咿呀呀的聲音。
四個月後:他能發出的音更多的了,和他講話也能收穫「呀呀」的回應,偶爾還會放開嗓子吼一聲。
七、八個月:孩子會時不時冒出一兩個讓你驚喜的音來,比如「mama」和「nainai」。
九個月後:孩子能發出更多的音了,可以模仿大人發音、轉變聲調,有時還能準確的叫出物體的讀音。
寶寶最初的行為都是在模仿成人,包括說話。想要寶寶說的早、說的好,家長就要掌握和低月齡說話的方法。
和低月齡說話的方法
1. 儘早和寶寶說話。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要開始和寶寶說話了。雖然他聽不懂,但可以營造出和寶寶交流的氛圍,促使他早點張口說話。
2. 模仿寶寶。
當寶寶會發出「嗯哦」、「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媽媽也跟著模仿,會讓寶寶更開心,更樂意發音。
3. 朗讀詩詞歌謠。
選擇經典的詩詞歌謠,讀起來要清脆、有節奏。
4. 使用「媽媽語」。
語速緩慢、語氣誇張且高聲調的媽媽語更適合和寶寶溝通,也方便寶寶理解。
5. 常和寶寶說話。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物品媽媽都可以利用起來,比如告訴寶寶「我們要去吃飯了」、「這是杯子/電視「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362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