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盆是什麼意思?六大症狀提示胎兒已入盆,許多新手媽媽因為缺乏經驗,在孕晚期的時候會顯得格外緊張和不安。入盆是指在妊娠36周左右,寶寶頭部已經進入骨盆,這意味著此時寶寶已經做好來到世上的準備啦。那麼,入盆的症狀有哪些?下面大家跟隨【懂懂學堂】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來說,入盆後胎位就不會再變化了,為順利分娩打了個好基礎。由於胎頭已經入盆,孕婦接下來可能會有尿頻、便秘、宮頸口脹等情況出現,這都是正常的,由於子宮增大下降,壓迫到了腸子和膀胱,胎頭入盆有時會衝撞到宮頸口,所以會有尿頻、便秘和宮頸脹等狀況出現,只要沒有破水、見紅、宮縮頻繁等臨產現象就不用擔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適量走動、讓自己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是最重要的。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
第一次生育,胎頭入盆的時間一般在36周左右,占初產婦的80%-90%,但仍有10%-20%要等到臨產後才進入骨盆,盆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當胎兒入盆時,不少孕婦常會感到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同時用一個孕婦腹帶固定腹部和胎兒,這樣可以幫助胎兒儘快入盆。
胎兒入盆時很多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兒的位置在下降,同時可能伴隨輕微的墜痛感,整個入盆過程可能不到半分鐘就完成了,確定是否已經入盆需要靠產科檢查才能確定。胎兒入盆後更加壓迫到膀胱,導致尿頻的症狀更加明顯,同時水腫、便秘及腰腿痛等症狀也會加重。
六大症狀提示胎兒已入盆
孕婦肚形變化
胎兒入盆說明胎兒已經開始往下移位,孕婦會發現自己的肚子形狀與前期以往不同,好像肚子也往下墜了,而且幾乎所有入盆的寶寶都會有這種現象。
頻繁的不規律宮縮
由於胎兒的下墜,會刺激到陰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導致假宮縮出現,所以孕媽不必太過緊張,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胎兒入盆後發生規律性的宮縮,這提示寶寶快要分娩了。
宮高下降
寶寶入盆後,孕婦的肚子大小就會如同8個多月的大小,肚子的宮高就會降低,子宮底變寬。
呼吸輕鬆、胃口變好
由於胎兒入盆,胎位下降,減輕了對膈肌、肺部、心臟、胃部的壓迫。這些位置相對較上的器官,功能就會逐步恢復,所以你會覺得呼吸輕鬆了,吃得也多了。
尿頻
膀胱位於小腹內,在子宮前壁,當胎兒入盆後,胎兒會不斷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儲存尿後尿感強烈,出現尿頻現象。
小腹有下墜感
胎兒入盆後胎兒位置向下移動,孕婦會感到自己的陰部和恥骨受到壓迫,會經常有一種下墜的感覺及壓痛感,此時孕婦應注意避免從事重力勞動,也不要提重物,防止胎膜早破。
小編寄語:第一胎胎兒入盆的症狀應該1~2周,但經常運動的比較快,不需要這麼長時間,第二胎以後時間會短一點。不會大幅度的從左邊移到右邊,只是有一點點的移動,寶寶移動不用擔心 是在練習宮縮,只要寶寶胎位正常 一般都能順產的,多做一些運動,不要在電腦等有輻射的電器面前做著 ,不要染頭等用那些化學用品,適當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344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