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年度12大最惡劣嬰兒用品,你還在給寶寶用嗎?

?有6類嬰幼兒玩具已被美國反有害玩具組織拉入黑名單

?美國2016年因玩具死亡的案例達9例

?因玩具傷害而就診的孩子已超過250萬例

?生活中常見的毛絨玩具、學步車、游泳脖圈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同傷害

自從有了寶寶之後,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來串門時帶的禮物統統換成了給寶寶的東西,尤其是過年過節期間,菌菌簡直深有體會,每天送走一批親戚,就會留下一堆玩具、衣物、日用品!

當然,收到禮物時總是開心的,但是禮物「背後」也可能隱藏了許多媽媽們不知道的事情。根據美國反有害玩具組織公布的報告,已經有6類嬰幼兒玩具被拉入了黑名單,許多大型品牌商都紛紛「躺槍」。

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顯示,僅2016年一年,美國發生與玩具有關的嬰幼兒死亡案例就達9例,因玩具而求助急診的案例則超過了250萬例,巨大的數據讓每個人都觸目驚心,所以菌菌今天就給媽媽們整理了包括玩具在內的年度12大最惡劣嬰幼兒用品榜單,媽媽們趕緊對照榜單清理掉那些還停留在寶寶周圍的危險品吧!

TOP12嬰兒手套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影響觸覺發育

媽媽們都會發現,寶寶無論看到什麼都想用小手抓一抓、摸一摸,這其實是寶寶一種正常的探索行為,戴上手套後不利於寶寶用手探索,從而使觸覺不能較好的發展,不利於寶寶智力的發展和經驗的獲取。

此外,若手套加工粗糙,不僅會刺激寶寶的肌膚,一些線頭還可能會纏繞寶寶的手指,造成危險!

TOP11吸鼻器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刺激鼻腔

許多媽媽都在後台問過菌菌關於寶寶鼻子有異物的問題,如鼻涕、鼻屎之類的,大部分寶媽在面對此問題是都選擇使用吸鼻器給寶寶清理鼻腔,但是這不僅不能徹底清除異物,反而還會傷害寶寶鼻腔。

因為我們的鼻黏膜中布滿了毛細血管,當受到刺激時,人體出於自身保護作用,鼻黏膜就會分泌出大量的組織液以殺滅入侵的細菌。而吸鼻器對於鼻黏膜的頻繁刺激,讓鼻黏膜誤以為有細菌侵入,因此媽媽們的刺激越多,鼻腔的分泌物就越多,而且過度使用吸鼻器還會造成寶寶鼻黏膜水腫、感染及出血。

當寶寶鼻內有異物時,媽媽可以給寶寶鼻子中滴一滴生理鹽水或母乳,等異物軟化後,再用棉簽輕輕刺激鼻腔,讓寶寶打噴嚏,從而使分泌物隨著氣流流出來。

TOP10兒童電動牙刷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損傷牙齒

明星寶寶們使用的兒童電動牙刷忽然在媽媽圈裡颳起了一陣大風,有的家長是為了增加寶寶對刷牙的興趣,有的家長則認為電動牙刷刷的更乾淨。

其實菌菌覺得,太小的寶寶並不適合使用電動牙刷,因為電動牙刷的清潔效果並不比手動牙刷的更好,而且對於寶寶質地較軟的牙齒來說,電動牙刷由於刷毛較硬且寶寶無法自己控制力度,很有可能會損傷寶寶的牙齒和牙齦。

TOP9嬰兒蠟燭包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下肢發育不良

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打著「防止寶寶O型腿」的旗號,給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的「蠟燭包」。殊不知這種錯誤的育兒觀念不僅會限制寶寶正常的肢體活動,還容易影響寶寶下肢的供血,嚴重時還會造成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TOP8學步車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易引起畸形

我國民間的俗語說道:「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可見寶寶的成長發育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寶寶長期坐學步車,在該經受滾或爬等鍛鍊的時刻而沒有經受,很容易在日後引發感覺失調。

另外,對於完全不會走路的寶寶來說,在使用學步車時腳往往呈內八形狀,這樣長期以來,寶寶全身的重量都壓在雙腳上,既容易養成足內翻或足外翻的習慣,嚴重時還會引起寶寶下肢畸形。

TOP7擊打類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撞擊致傷

類似於仿真錘頭、撞擊緩衝身體墊等玩具,即使是軟性材質,菌菌也覺得危機四伏。這種玩具對於大人來說基本不存在危險,但是孩子是不知道輕重的,比如說寶寶想摸摸我們,卻常常重重的拍在我們的臉上,媽媽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所以一旦寶寶手裡拿著這樣的玩具捶打他人或被其他寶寶撞擊,就很容易出現傷害,因為這種玩具的材質是不足以緩衝寶寶激烈撞擊或使用帶來的影響的,媽媽們一定要重視!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來說,也許還會受到影視劇的影響,有孩子使用仿真類模仿影視劇去傷害他人的事件屢屢發生,釀成的慘劇足以讓家長們提高警惕了!

TOP6寶寶游泳脖圈

危險指數:

健康隱患:影響發育,引起昏厥

嬰兒游泳不僅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還可以增強寶寶呼吸和循環系統功能,促進骨骼發育。菌菌很提倡讓寶寶學習游泳,但是對於現在嬰兒游泳館給寶寶小脖子上套的游泳脖圈,菌菌還是建議媽媽們不要給寶寶使用。

寶寶的脖子很軟,使用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的頸椎,影響其正常發育,而且現在市面上的游泳脖圈也並不是完全符合每個孩子的尺寸,如果尺寸大,寶寶不安全,易嗆水;而尺寸小的脖圈,會長時間壓迫寶寶頸部動脈,容易影響血液回流,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甚至昏厥、休克等問題!央視新聞也曾報道過寶寶脖圈的危險性,媽媽們多了解一些,就是對孩子的生命對一點負責!

菌菌建議寶寶游泳的最好方式是親子游,家長托著寶寶的臀部,或者雙手抱住腋下,既能增進感情,又能讓寶寶學習游泳,一舉兩得,完美。

TOP5毛絨類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窒息風險

毛絨類玩具應該是多數家長給孩子的首選玩具,就連很多嬰幼兒枕頭也設計成了毛絨玩具的外表,毛絨絨的既可愛又沒有危險性,寶寶抱著就能甜甜地睡著。

菌菌先不給媽媽們分析這些毛絨枕頭的材質對寶寶的皮膚有沒有影響,單是沒滿三個月的寶寶不需要枕枕頭這一點就拆穿了商家們的營銷策略。另外,最關鍵的是毛絨類玩具或用品容易壓住寶寶口鼻而導致窒息!

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不在嬰兒床上放置任何毛絨玩具或寢具是讓寶寶安全睡眠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TOP4動物模型類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劃傷、戳傷

小寶寶的協調能力和力量都還不成熟,類似於恐龍模型等動物玩具,由於存在鋒利的爪子、尖銳的尾巴等,非常容易出現劃傷、戳傷寶寶的危險,防止意外發生的方法就是不要購買及使用。

TOP3繩索類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纏繞傷害、死亡:

春節期間,菌菌去親戚家拜年時,一進門就發現親戚家剛會走路的孩子正牽著一個帶繩兒的玩偶在玩耍,結果還沒走兩步就因沒站穩摔倒了,而玩具上那長長的繩子也牢牢繞在了孩子的胳膊上。

不知媽媽們是否還記得,在以前的科普中,菌菌不只一次強調過要避免給寶寶購買帶有繩子的衣物,對於玩具來說,更是要格外小心。因為長於15cm的繩索玩具就足夠讓寶寶因纏繞多圈而導致手指局部壞死,更有嚴重的情況,比如當繩索纏繞在寶寶脖子上,那出現死亡威脅可不只是說說而已了!

TOP2射擊類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臉部或眼部受傷

玩具市場上常常會出現很多仿真槍、彈弓、水槍之類的玩具,而這些玩具的產品優勢,比如射程遠、瞄準精確等也正是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地方。

據美國外傷電子監測系統報告顯示,2015年美國大約有3100多例兒童因玩具槍所致的眼外傷的案例,報告中還發現由於玩具槍在市面上越來越多,其所導致的兒童眼外傷案例也逐漸增多。

孩子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許他們只是覺得射擊好玩,但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自己或他人臉部,特別是眼部受傷,嚴重時還會出現致盲的情況!對於這類玩具,菌菌覺得,最好不要購買,如果購買了,家長也要教育寶寶不要對著人或動物發射,在看到其他人玩時,也要知道遠離。

TOP1帶有細小零件玩具

危險指數:

安全隱患:誤吞窒息

所有媽媽都知道,寶寶遇見任何東西都會習慣性的用嘴巴嘗一嘗,對於這種情況,帶有細小零件的玩具,媽媽們最好就不要購買了。

比如過家家娃娃套裝,其實菌菌覺得這款玩具的理念還是挺好的,可以培養寶寶的愛心及耐心,但是玩具中附帶的牙刷、梳子等只有幾厘米大,跟寶寶手掌的大小差不了多少,媽媽們一旦疏忽,很容易被寶寶誤吞,然後引發的窒息!

十月菌說:其實菌菌一直都在強調,在寶寶的健康與安全問題上永遠沒有小事,別總抱著發生意外的都是別人家這種僥倖心理,即便某個意外只有千萬分之一的發生率,但當它發生的時候就已經對寶寶造成了百分之百的傷害!

對於弱小毫無抵抗力的寶寶來說,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危險,而作為孩子負責人和監護人的我們,有些危險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比如多關注寶寶一些,比如給寶寶多一點的耐心,再比如可以把寶寶所到之處的安全隱患全都排查一遍,或者直接購買可靠、安全性高的嬰兒用品及玩具!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前期的麻煩與細心,總會在後期給寶寶一個能肆意撒歡兒的安全世界,希望所有的父母永遠能把那千萬分之一的危險攔截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313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