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補鈣」這個話題可謂是老生常談。
然而,給寶寶補鈣卻不僅僅是吃點鈣劑那麼簡單!除了要選擇適合寶寶的鈣製劑,還要注重補充的方式方法、規避各種補鈣誤區……今天,針對各位家長對於寶寶補鈣的種種困惑,小編進行了詳細講解!
1、寶寶為什麼要補鈣?
人體中99%的鈣質存在骨骼和牙齒中,構建了人體強健的骨骼和體魄。
寶寶在出生的第一年裏生長最為迅速,正處於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單位體重對鈣的需求量遠多於成人,對鈣質的需求具有明顯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如果寶寶在這個時期沒有攝入充足的鈣質,會影響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而營養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整體膳食鈣攝入量不足,只達到推薦攝入量的41%,而我國6歲以下兒童平均鈣攝入量為238.6mg/d,僅為推薦量的33%。
因此,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講,額外補充鈣製劑很有必要。
2、寶寶日常需要多少鈣質?
新生兒至6個月的寶寶每日膳食營養中鈣的供應量為300~400mg;
7~12個月的寶寶應在400mg;1~3歲每日600mg;3歲至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800~1000mg。
媽媽們可以留意下平時食物中的含鈣量,如果寶寶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正常獲取,
便無需補充多餘的鈣劑,只需要補充維生素AD促進鈣吸收即可。綜合我們嬰幼兒整體鈣攝入水平,兒科專家建議,
0-6個月的寶寶根據吃奶量計算鈣質是否充足,可根據吃奶量情況、是否早期有缺鈣表現酌情補鈣;
6-12個月嬰兒建議每日額外補鈣量為150mg;
1-3歲幼兒建議每日額外補鈣量為300mg。
3、寶寶潛在的缺鈣症狀,家長應警惕!
寶寶出現與室溫、季節無關的多汗,出汗常出現在入睡後的後半夜,多為頭部出汗;
牙齒萌出晚,正常的寶寶4~8個月開始出牙,如果超過1歲還沒有出牙的跡象就與鈣缺乏有關了;
前鹵門閉合晚,正常寶寶1歲半前鹵門閉合,而缺鈣的寶寶則前鹵門寬大,閉合延遲;
性情異常,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
由於缺鈣引起睡眠煩躁,使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形成枕禿……
以上是寶寶佝僂病早期可能出現的症狀,這與維生素D攝入不足和飲食鈣攝入不足均有關係,
進而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初期主要表現是神經興奮症狀,而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進一步會引起骨骼變形,還會對智力發育產生影響。
因此,如果寶寶出現上述早期症狀,應該受到家長的重視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
給寶寶補鈣的5個注意事項
1.豬骨頭湯和蝦皮的含鈣量遠遠不夠
有醫學實驗證明:每100ml的豬骨湯里只含有約2mg的鈣,其含量與自來水相似。
骨頭湯的含鈣量很低,然而其脂肪含量卻很高,不僅不能補鈣,還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
另外,蝦皮中的鈣含量雖高,但吸收率卻並不理想。蝦皮無法被牙齒徹底嚼碎,在胃裏經過胃酸作用,能溶解出來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鈣會隨著不消化的殘渣一起排出體外。補鈣要與每餐間隔半小時以上,如果將鈣製劑混在食物中只能吸收20%。此外,鈣劑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如果兩者同時進食會妨礙鈣的吸收,長期食用還會誘髮乳鹼綜合徵。
2.曬太陽=補鈣的方法不可取
很多媽媽認為曬太陽就等於給寶寶補鈣,事實上,寶寶曬太陽只能促進寶寶自身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體內鈣的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寶寶皮膚和眼睛的「隱形殺手」,如果長期給寶寶曬太陽,而不加以防護的話,會增加成年患皮膚癌和白內障的風險。有研究表明,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處,則紫外線不足室外的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隔著衣服曬太陽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必須裸露皮膚在太陽下直射一段時間,而這對於小寶寶來說實在不可取。
3.選擇適合寶寶的鈣製劑,切勿以偏概全
有些媽媽在選擇補鈣產品時容易「一葉障目」,例如過於追求口味或進口標識,從而忽視了鈣劑的吸收率和安全性。育兒專家指出,為寶寶選擇鈣劑要謹記「五高一低」原則:含鈣量高,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腸道吸收度高,安全性高,重金屬含量低。經過多年臨床驗證的兒童補鈣產品蓋笛欣(複方碳酸鈣泡騰顆粒)就是此類代表,完全適合嬰幼兒的補鈣需求。碳酸鈣的含鈣量高達40%,最大優勢就是服用同樣重量的鈣,攝入的鈣元素更多,為寶寶減輕不少胃腸負擔;另外,經過改良後的泡騰工藝溶解度高,呈弱酸性利於寶寶腸道吸收,且泡騰過程中釋放氣體也能避免普通碳酸鈣在胃內與胃酸反應生成氣體而引起的腹脹問題,對寶寶的嬌嫩小胃無任何刺激。而且,其中的枸櫞酸成分避免了腹脹、結石、便秘問題,對寶寶來說輕鬆吸收、補充無壓力!
4.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AD
維生素D的作用是保證鈣充分吸收。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參與,機體對鈣的吸收不足10%。另外,維生素A對促進嬰幼兒骨骼生長意義重大,如果缺乏會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礙,維生素A對寶寶的長個子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所以維生素AD一定要同時補充,才能對骨骼發育和身高增長起到最佳的作用。因此,兒保醫生建議媽媽們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補充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並且堅持到3歲。AD同補,營養全面均衡,不僅可以促進骨骼發育,還能增強寶寶自身的抵抗力。
5.鈣鋅最好分開補
如果將鈣和鋅混合一起服用,雖然鋅不會干擾鈣的吸收,但鈣能降低鋅的吸收,故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揮了補鈣的作用,補鋅的功能因受抑制而無法發揮出來。因此,一定要將兩者分開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鈣劑,中午服用鋅劑,兩者間隔至少3小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299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