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期的表現
1、流口水
寶寶約從十周到三、四個月大左右開始流口水 , 長牙尤其會刺激口水的分泌。
2、下巴或面部起疹
寶寶的下巴及臉部皮膚可能因和唾液長期接觸而過敏發疹。要避免這種現象 , 應該常擦拭寶寶流出的口水。當皮膚呈現乾燥時 , 不妨擦上溫和的乳液來滋潤。
3、輕微的咳嗽
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 , 那就無所謂。
4、啃咬東西
長牙的寶寶可能見人 ( 或物 ) 就咬──從他自己的手到媽媽的乳 頭、甚至陌生人的手指頭──無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
5、臉頰發紅
你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6、牙齦腫脹
檢查一下他的嘴巴 , 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
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 , 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 , 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
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 , 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 , 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 , 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 , 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寶寶長牙的順序
寶寶從 6 個月開始出牙 , 到 2 歲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齊 , 長齊 20 顆乳牙。
1、6-8 個月 : 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 , 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門牙。
2、8-12 個月 : 上齒槽長出外面兩顆門牙 , 然後下齒槽的兩顆外側門牙冒出牙齦。
3、12-16 個月 : 先後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磨牙。
4、16-20 個月 : 先後在上下齒槽長出犬牙。
5、20-30 個月 : 長出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 , 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 , 至此 20 顆乳牙長齊了。
寶寶的出牙順序與遺傳和營養都有關係 , 通常寶寶是按順序出牙 , 但是寶寶長牙順序顛倒的也不在少數 , 只要牙齒的質量好 , 長牙順序紊亂也沒有關係。
寶寶長牙怎麼護理 ?
1、做好衛生護理
給寶寶圍上圍嘴 , 防止口水弄髒衣服。父母要經常為寶寶擦去嘴邊的口水 , 並經常用溫水洗凈 , 擦上潤膚露 , 不要讓口水淹壞了寶寶下巴的皮膚。
2、給寶寶準備磨牙食品
當寶寶產生出牙不適感而喜歡啃咬東西時 ,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專為出牙寶寶設計的磨牙餅乾 , 還可以親自製作一些手指粗細的胡蘿蔔條或西芹條 , 讓寶寶啃咬 , 以緩解不適。
3、按摩寶寶牙齦
媽媽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濕潤的紗布巾幫寶寶按摩牙齦 , 也可以將牙膠冰鎮後給寶寶磨牙用。這樣做除了能幫助寶寶緩解出牙時的不適外 , 還能促進乳牙的萌出。
寶寶長牙期間的護理誤區
1、寶寶平躺喝奶
如果讓孩子拿著奶瓶平躺喝奶 , 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下頜必然要前伸才能叼住奶嘴 , 如果這樣養成習慣 , 就會造成整個下頜突出 , 下牙畸形。
2、不喂硬質食物
許多父母認為寶寶還沒出牙 , 就喜歡將切得細細的食物喂給寶寶 , 甚至在寶寶長出乳牙之後也認為吃硬的食物會上傷牙齒 , 一直購買肉泥、胡蘿蔔泥等泥狀食物喂養寶寶。其實這樣反而不利於寶寶的牙齒健康。
如果寶寶的食物過於細軟 , 寶寶的牙齦缺乏刺激 , 不僅導致牙齒髮育遲緩 , 還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因此 , 媽媽要根據寶寶牙齒萌出情況 , 調整食物的粗細。
3、常吸吮手指頭
如果寶寶只是把手指放進嘴裡 , 這通常不會帶來明顯的健康損害。但是到了寶寶三歲以後 , 就需要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 , 因為這容易造成牙齒明顯錯合畸形 , 甚至會造成整個上下頜的前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252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