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覺得孩子吃飯嚼的太慢或者嚼不碎,不利於孩子吸收,於是就自己先嚼碎了用手喂到孩子嘴裡,有的是直接嘴對嘴喂給孩子。他們認為這樣不但可以幫孩子消化和吸收,還是一種親情的傳遞。其實,這是一種極其不健康的行為,上海的一位奶奶在嚼飯喂孫子後,導致孫子全身掉皮,最終不治身亡!
歡歡的奶奶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並都是她一手帶大的,養育了這麼多孩子,她覺得沒有誰比她更會養孩子了,當孫子出生後,她就從老家到上海照顧自己的小孫子。
但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歡歡的奶奶和媽媽一直衝突不斷:媽媽開空調,奶奶就說浪費電還會讓孩子感冒;媽媽買了尿不濕,奶奶就說這個捂屁股,要自己做尿布;媽媽要把歡歡的衣物單獨洗,奶奶就把歡歡的衣服用做飯的鍋給煮了,說這樣才消毒……
這樣磕磕絆絆轉眼歡歡長到一歲多了,這天歡歡只喝了一點芝麻糊就不肯進食了,怎麼喂都喂不進去,奶奶怕孫子吃不飽,就把飯放到嘴裡,自己嚼碎了又喂給孫子吃。這正好被歡歡的媽媽看到,就說婆婆不能這樣喂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可歡歡的奶奶說,自己養了這麼多孩子,現在哪個都很健康,怎麼到你這就這麼多事,何況我免費給你們當保姆,你還雞蛋裡挑骨頭。
以後歡歡的奶奶經常自己嚼完飯後喂孩子,每次被歡歡媽媽看到後都要勸阻一下,接著就是這對婆媳的一場爭論。而孩子爸爸回來後也是向著孩子奶奶,媽媽氣的索性不管了。
之後一家人就這麼冷戰著,而歡歡的奶奶還一直嚼飯喂孩子。有一天,歡歡開始不吃飯並嘴角流口水,還發低燒,一家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檢查後開了些退燒藥給孩子。回家後,按時吃藥的歡歡沒見好轉,感冒卻越來越重,量下體溫竟然高燒39.5℃,吃了退燒藥體溫降一點,不到兩個小時體溫又升高了。
又過一天,一家人正在睡覺,卻突然傳來歡歡的哭聲,聲音撕心裂肺,媽媽趕緊起來準備給歡歡量體溫,剛掀開被子,卻被嚇的魂飛魄散,只見歡歡身上有很多紅疹和水皰,用手輕輕一碰,就往外流血,露出來了鮮紅的血肉,一家人趕緊把孩子往醫院送。
但在去醫院的路上,歡歡就休克了,到醫院後雖經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歡歡的生命……
歡歡的媽媽和奶奶都在醫院大哭起來。在醫院裡,歡歡媽就指責起孩子奶奶來,說歡歡死是孩子奶奶的責任,孩子奶奶說是兒媳婦誣陷自己,並撲到兒媳身上又打又抓。
事後,歡歡媽報警指控是婆婆害死了自己的孩子,經法醫檢查,確認歡歡死亡是由兩種原因導致:一是感染,歡歡「掉皮」使得他皮膚毫無防禦能力,而本身免疫力又低,各種病菌乘虛而入,引發全身感染;而是休克,歡歡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且還有腦水腫,不久就死亡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法醫說,歡歡是遇到過敏原,又沒有及時脫敏,造成了最後的悲劇。法醫經過詳細了解後排出了藥物、疫苗等因素,斷定是有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而常見的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口腔潰瘍、眼角膜潰瘍、生殖器皰疹等。
歡歡媽突然想起來,婆婆有時候吃飯時嘴疼,說起過自己有口腔潰瘍,並且還經常嚼飯給孩子。由此法醫斷定,使歡歡喪命的就是換換奶奶嚼飯喂食之舉。
現在很多家庭會讓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帶,這就引起了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俗話說「一代管一代」,遇到衝突,老人不要根據之前的經驗擅做主張,多聽聽孩子父母的建議。
針對「嚼飯喂食」之舉,醫生表示這是極不科學的行為,因為一旦嚼飯的人有轉染病,會把病菌傳染給孩子。家長潰瘍後嚼飯喂給孩子,導致孩子出現口腔潰瘍到醫院就診的病例,有很多,而一旦孩子的免疫系統不強,則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就像本文發生的悲劇。而嚼飯還會剝奪了孩子鍛鍊咀嚼肌的權利,影響孩子肌肉和骨骼的發育。總之,嚼飯喂食的事,千萬不要再做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