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寶寶爬行訓練,讓寶寶爬出智慧。。

棋子傀儡| 2017-02-19| 檢舉

孩子六個月以後可以訓練爬行。把孩子放在地毯上,收拾好周圍的用品,收起地上的電源插座等危險品。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讓他夠不著的地方,但不在太遠,寶寶想要拿,往前移動就能拿到。孩子必須先翻身俯臥,然後伸手夠。開始時,孩子肚皮貼地往前移,前肢後肢都用不上力。媽媽可以在此時推動寶寶的腳,鼓勵寶寶用力向前。漸漸的,孩子就能學會用上肢支撐身體,用下肢使勁蹬,協調的向前爬行。

學爬是一個過程,媽媽要很有耐性,每天都和寶寶玩一會,孩子會逐漸熟練起來。

孩子會爬以後,就擴大了活動的範圍,不會再放在哪兒就呆在哪兒了。媽媽可以把孩子的玩具藏在身後,逗引孩子來找。當孩子把玩具找出來後,會很高興。爬行的遊戲也可以由易到難,從近到遠,變換玩具和方法,給孩子帶來愉悅。

與嬰兒玩遊戲,不用擔心重複,反覆玩一種遊戲孩子才能學會本領,寶寶是不會煩的。

爬行遊戲對孩子的訓練,比學會坐更能擴大孩子的視野和認識世界的範圍,因此爬是孩子獨立行走前,助長腦發育十分重要的階段,家長要充分重視。

爬行可以訓練身體和四肢的動作,並通過大腦的指揮,協調向前爬行、後退和移動。爬著去尋找玩具,會使孩子認識到,看不到的東西可以找到,這也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一個新起點。

嬰兒的學爬小技巧

方法1 用小蓆子

準備:小蓆子。

方法:把家裡的小蓆子捲成圓狀。(蓆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 讓寶寶趴在蓆子上,將蓆子一邊壓在身下。媽媽推動蓆子,讓寶寶隨著蓆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2 家長幫忙

準備:讓寶寶趴在地上或床上。

方法: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後面。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後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可相反進行。

方法3 親子互動

這個遊戲需要在大人的床上來玩的。媽媽躺在床上,讓您的寶寶趴在一邊,而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這時可以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輔助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這個遊戲能夠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相信這個親子互動遊戲一定會很有趣的,也加強了寶寶排除困難的能力。

方法4 用毛巾毯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後,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並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並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爬行訓練的重要性

「感覺統合失調」,是近年來常常被兒科專家提到的名詞。由於環境污染、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等因素,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越來越多。有關調查發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90%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

為此,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在嬰兒期及早訓練爬行。

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不同程度的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膽小、內向、手腳笨拙、愛哭等症狀,這並不是一般的教育問題,而是兒童大腦發育過程中某些功能不協調所致,在醫學上被稱為「感覺統合失調」

爬行,是人一生中手腳等各個身體器官的最先綜合協調使用。

爬行時兒童必須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就會使手、腳及胸腹背部、四肢的肌肉得到鍛鍊,逐漸發達,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嬰兒出生3個月後,頭能直立,就可以經常讓孩子趴著玩,每次3~5分鐘,隨著月齡增長,循序漸進。孩子如果不愛爬,要抓住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在遊戲中練習爬行,最好家長和孩子一起爬。7~9個月是模仿能力形成期,訓練孩子爬行時,家長先做示範,如追逐滾動的球,拿到後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模仿爬。

家長注意:爬行訓練的八大好處

好處1 提高活動能力

爬行是一種綜合性的強體健身活動,有助於視聽覺、空間位置感覺、平衡感覺的發育,促進身體的協調;還可使血液循環流暢,並且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發育。

好處2 增強體質

爬行是寶寶第一次全身協調運動,可以鍛鍊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並且爬行中消耗能量較大,有助於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體重、身高長得快。

好處3 增進親子交流

爬行能增進母子間的交流。在寶寶會爬後,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的成功體驗不斷增多,並且能夠在爬行中獲得興奮、成功、失敗等多種體驗。這些體驗能夠豐富寶寶的情感,研究表明,經常爬行的寶寶見到父母時的興奮狀態明顯高於不會爬行的寶寶。

好處4 促進社會性發展

嬰兒會爬後,做父母不允許他做的事情增加了,這在客觀上增加了親子情緒互動的機會;同時,嬰兒會爬行又使父母要以一定的規範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對嬰兒不合規範的行為表示不快。這些變化又進一步促使嬰兒的社會性情緒發展。

好處5 促進大腦發育

爬行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夠豐富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繫,促進腦的生長。爬行需要經歷多次的學習、實踐;每一次爬行都是對大腦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因此,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

好處6 促進語言發展

寶寶語言交流的頻率,取決於肢體語言的頻率,會爬的寶寶不斷地用自己的身體探索周圍的世界、有許多舉動帶有結果的未知性,所以家長語言的發出頻率明顯多於不會爬的寶寶。在父母不斷的語言提示、肢體語言、行為互動等使寶寶對語言理解的準確性,合理性比不會爬行的嬰兒發展要快得多。

好處7 良好的性格發展

爬行給寶寶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而「摸爬滾打」也鍛鍊了寶寶的意志和膽量,有利於寶寶的個性培養。有些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膽子非常小,不敢離開父母是視線範圍內,而有些寶寶膽子就非常的大,不管身邊有沒有家長,他都可以任由自己的興趣爬行到一個自己想要去探索的地方。

好處8 探索慾望

寶寶的運動、神經等系統在爬行中能夠得到非常充分的鍛鍊。這不但有助於寶寶骨骼、肌肉、神經、大腦的發育,而且可以為他們更早、更好地認識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礎、心理基礎。寶寶的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心,讓寶寶勇於探險,而且能夠培養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心。

有這幾種因素影響寶寶爬行

環境

即使寶寶準備好了要爬,但是照顧者經常給予活動空間的限制。例如經常坐學步車、被抱著或背著等。因此寶寶體驗爬行的樂趣就被剝奪啦。

教養

指的是父母親或照顧者的觀念,人類是行走的動物。爬只是一個過程,略過爬行之後還是會走路。所以,爬行非常重要。

3大內在因素

如果腦細胞出現缺損,例如腦性麻痹,或肌肉張力有異常,例如唐氏症要正常爬行就比較困難。

當寶寶的身體發育和動作協調發展到達一定程度,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出現爬行。

如果是活潑好動的寶寶,學習爬行走路的意願就比較強烈。而較胖的寶寶身體負擔大而爬行晚。

寶寶爬行的三大注意

爬行服裝

寶寶裝很多,但分體衣褲並不適合爬行。教寶寶學爬,最好給寶寶穿連體服,這種衣服的上衣和褲子形成一個整體,爬行時不會暴露寶寶腰部和小肚子,同時衣服合體,沒有太多累贅的東西,不會影響寶寶爬行的興致。

爬行裝備

幾個月大的寶寶體重很輕,爬行時可能還不會磨破皮膚。而大一些的寶寶由於體重增長,用肘和膝爬行,很容易磨破皮膚。因此爬行時最好穿上護肘、護膝,所穿衣服要寬鬆、舒適、柔軟,又不妨礙運動。

爬行地點

家中的床及地面是寶寶爬行的最佳地點。在地面爬時,要考慮地面材質,過涼過硬,都不舒服,有效的補救方法是:在地面上鋪一塊地毯,也可以用巧拼塑墊鋪出一小塊天地。光滑的地板革更可減少寶寶爬行的阻力。

寶寶爬行安全注意事項

孩子會爬了,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又學會了新的本領,父母的喜悅心情無法比擬,但此時更應提醒父母要注意爬行的安全和衛生。

爬行運動有賴於骨骼肌肉的發育。動作發育的規律之一是由正向反的發展,如先學會抬頭,再學會低頭,先學會向後爬,再學會向前爬;動作發育的規律之二是由不協調到協調,如當嬰兒要去抓一個東西時,一開始他又瞪眼,又使勁,費大力氣才抓住,抓住後又不會放開手指,以後便會很自如地完成這些動作。而這麼大的孩子是見了什麼東西都抓一把,往往稍一疏忽,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初練爬行時,若在床上練習爬,床的面積不大,孩子很可能後退摔在地上。為了不限制孩子爬行活動,家長應當把屋子地面打掃乾淨,鋪上地毯、棉墊或塑料地板塊,創造一個有足夠面積的爬行運動場,這是防止孩子墜落地上的好方法。這麼大的孩子,不分好歹地把碰到的東西往嘴裡塞,萬一把紐扣、硬幣、別針、耳釘、小豆豆等吞下去,就會有危險。因此,屋子裡各個角落都要打掃乾淨,注意衛生清潔,任何可能發生意外的東西都要收拾起來。大人吃的藥、抽的香菸、化妝品都要鎖起來或放在孩子爬不到、摸不著的地方。

孩子因好奇可能把小手塞進電源插座內,而發生觸電危險;也可能將塑料口袋套在頭上導致窒息,因此,練習爬行時,家長要守候在孩子的身邊,室內的電線要絕對安全,不能破損或漏電,電插座用膠布包好等。

還有一些是想不到的危險,如放在桌上的熱水瓶、茶具、花盆、熱的飯菜等,儘管孩子夠不著,但他有可能抓住拖到地面上的桌布,把桌布上面的物品拉下來,砸著孩子或燙著孩子,家長更應注意預防這種類型的危險發生。

隨著天氣的急劇下降,很多家長因為「氣溫太低」、「外面風大」、「地板太冷」等原因不讓正處於爬行階段的寶寶下地練習爬行。早教專家提醒家長,漫長的冬季可能將使寶寶失去充分爬行的機會,對身體技能的發展留下負面影響。

寶寶爬行不能低於500小時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爬行訓練是預防兒童成長期的感覺統合失調的重要手段。爬行訓練對控制眼、手、腳的協調有極大的益處。通過爬行訓練,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在一般早教標準中,寶寶一生爬行的時間應該達到800小時,最少不能低於500小時。一般來說,6~8個月的寶寶會開始學爬,直到學走路,爬行將持續幾個月的時間。這一過程對寶寶人生的影響非常重大。

另外,爬行的姿勢也很重要,剛學爬的寶寶「怪樣子」百出:同手同腳、匍匐前進、轉圈、向後倒爬。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沒有改善,爬行將起反作用。家長們必須在一開始便引導寶寶學會正確的爬行姿勢。

不能因「冷」廢「爬」

氣溫過低時,家長應該在家裡辟出一塊寶寶爬行「自留地」,可以是硬板床,也可以是鋪上地毯的地板,供寶寶在上面自由地「摸爬滾打」。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磨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安全舒適是首要標準。

另外,寶寶冬天爬行時在家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一般是早晚比大人多一件,平時比大人少一件。「捂過頭」不利於培養寶寶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有礙寶寶的爬行。需要注意的是,爬行對剛學爬的寶寶來說是一項很費勁的運動,每次爬行時間要根據寶寶的興趣,有時可能是5~l0分鐘,但是家長們一定要在一天中多次讓寶寶下地。實在沒辦法讓寶寶多爬行的情況下,建議家長們多給寶寶做被動操,如:雙腳蹬單車,雙手划槳之類。同樣是時間不一定長,但次數要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233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