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一些實用性建議關於怎樣發展寶貝的體能素質?
一、孩子的平衡能力是身體素質發展的基礎
孩子的平衡能力是孩子身體素質發展的基礎,1~2歲是寶貝平衡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協調性更好,也更靈活、速度更快、更愛運動。家長在家裡怎樣訓練寶貝的平衡性?
1、單腳站
1歲多的能走會跑的孩子就可以在家裡做這樣的練習了,由爸爸媽媽扶著進行單腳站立的練習。與小孩子一起做這樣的練習時,父母一定要注意趣味性,比如給他講一個故事,兩個小腳丫在比賽。在遊戲中練習,寶貝是最喜歡的了。
2、走自然中遇到的平衡木
父母帶寶貝外出走路時,常會遇到一些「平衡木」,比如,磚頭鋪成的馬路牙,或一段倒了的自然中的樹幹,小孩子天性就願意走這樣的路,這時家長不必制止,只要在旁邊保護寶貝一下就可以了。
3、端物行走
這也是寶貝在家裡可以經常做的練習。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自然發生的機會讓寶貝練習端著東西行走,比如端著有水的碗,或端著放著蘋果的盤子去給大家發蘋果,為了安全起見,可以用塑料餐具,多讓寶貝接觸這些生活中發生的技能,就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平衡能力。
二、家長在家裡怎樣訓練寶貝的力量和協調性?
1、快速蹲起
父母可以和寶貝一起進行快速蹲起練習,隨著寶貝能力的不同,父母可以調整自己配合寶貝的程度,比如,一開始可以雙手拉著寶貝蹲起,等寶貝能力加強變成單手拉寶貝蹲起,為了增強趣味性,還可以配合不同節奏和感覺的音樂,或者扔一些有趣的東西,讓寶貝去撿……
2、扛物走路
買一個長而輕的充氣玩具,讓寶貝單肩扛著,像扛扁擔一樣的行走。
3、抱物走路
鼓勵寶貝抱著玩具走路,甚至可以讓他嘗試抱著比自己身體還大的玩具走路。
4、踢球
從不同的方向扔球,讓寶貝試著用小腳丫觸碰到它,隨著寶貝長大,鼓勵寶貝去踢球,並把球踢遠。
三、爬行階段很重要,家長要重視
大家已經知道爬有很多好處,但也許還不知道,爬行充分的孩子通常語言能力強而且思維發展敏捷。另外,爬行對長個也有好處。有些家長認為多帶寶貝出去玩就是運動了,可事實並非如此,孩子身體素質發展是需要科學的、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訓練的。家長在家裡怎樣訓練寶貝的爬行?
1、要給寶貝可以爬行的空間
過去父母總是習慣把寶貝放在床上。在床上,爬行空間有限,而且寶貝容易掉下來,發生危險,現在,很多父母都在地上鋪了地墊,寶貝到了爬行的階段,就讓他們充分練習爬行,這樣就好多了。
2、不光在平坦的地上爬行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寶貝到戶外去爬行,有些小草坡並不平坦,卻是很好的練習爬行的處所。但爬行後,要用濕紙巾為寶貝擦手,草上有時會有農藥殘留。
3、從上往下爬
這個聽起來似乎很危險,不過,從上往下爬行時,確實很鍛鍊孩子多方面的運動能力和心理素質,所以當孩子想從上往下爬時,不妨給他些機會,留心保護就可以了。
4、側爬、倒爬、障礙爬
在家裡或戶外時,還可以引導寶貝倒著爬,或像小螃蟹一樣側著爬,還可以用枕頭、軟墊或者是繩子之類的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寶貝嘗試克服這些障礙爬過去。寶貝會很喜歡這樣的遊戲和過程。
四、哪些運動不適合3歲前的寶貝?
父母重視寶貝的運動能力的發展,這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讓他們做不適合年齡段發展的運動,寶貝還很小,腰背部的力量都不足,運動不當容易受傷,最可怕的還不是肌肉或骨頭的受傷,而是運動神經受傷,這會影響寶貝今後身體素質的發展。我認為一些器械類的運動還不適合3歲以下的孩子,這些運動包括:
1、輪滑
輪滑鞋很重,對寶貝腰背部的力量要求很高,很容易使寶貝受傷,寶貝最好5歲以後再學。
2、三輪車或滑板車
這種運動對小年齡段的寶貝也有很大的危險性,最好3歲以後再接觸。
五、以下運動適合3歲以下的寶貝
其實有很多有趣的運動是適合3歲以下的孩子的。
1、游泳
這個運動從嬰兒階段就可以開始了,但也一樣要注意正確的方式,現在不主張在嬰兒的頸部套游泳圈,這樣嬰兒會感到不舒服,而且也容易損傷頸椎。
2、球類
這種運動不僅適合大一些的孩子,也很適合小年齡段的寶貝們,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大大小小的球,與寶貝一起玩各種與運動相結合的遊戲。再約上幾個小夥伴就更有趣了。
3、在自然中行走
在自然中行走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也要注意適度。一般1歲半的寶貝,走30米就會累了,2歲左右的寶貝,走100米就會累了,當他們顯示出不願意走想讓媽咪抱抱的樣子時,媽咪要多多理解寶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230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