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犯錯誤時,這樣的處罰方式才是最正確的。。。

棋子傀儡| 2017-02-16| 檢舉

有效的責罵法,首先就是不要嘮叨不休地責怪他。太長的說教,對小孩而言,反而會忘了為什麼被罵,若對年齡稍大的小孩子而言,則會當做耳邊風,根本不把你說的話認為是一回事,結果父母嘀咕老半天,全然不具效果。

責備小孩時,父母親最好先別動怒,但也不能太溫柔或面帶微笑地責罵他,因為這些都是不具任何效果的。而且處罰一定要公平無私,若不公平,反而會導致小孩子心裡不平衡。因此,於責備小孩時,最好先做一口深呼吸,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去做處理。

另外,與其以「不可以這樣做」,「不行」等消極的,否定的詞句來責備,倒不如改用「該怎麼做」,「這麼做好不好」等積極的,肯定的口吻,給他明確的行動指示,還比較具有效果。若能用此口吻教育下一代,小孩子也會慢慢懂得應注意的事項,和體會出如何行動才是正確的。

當小孩子的言行有所偏差時,母親若要加以責備,無論用詞或身體動作皆要符合做為母親的身份來責備小孩子,因為在小孩子的眼中,父母與母親的身份及形象是有差別的,父母陽剛,母親陰柔,若母親於斥責時用了「等你爸爸下班回來之後,再叫他罵你」,「哥哥的筆你給弄壞了,哥哥會打你」,或「你會被警察叔叔抓去」等偏向男性,陽剛,猛烈的語句反而容易喪失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感。

有時候,適當的不理會小孩,也是一種非常具有效果的處罰方式。因為小孩子是強烈需要父母親的愛的,若是他跟父母親說話,得不到反應或要求父母親幫他做事情而沒得到回應的話,是相當痛苦難耐的。

最後,最直接的處罰方式就是體罰,但這種方法只限於一再地說他也無法得到了解的情形,以及其他的方法皆無法制止時。然而,體罰的方法似乎只適用於三歲以前的孩子。因為這是一種不尊重人性尊嚴的方法,用於三歲以上的小朋友,也許只具有短暫性的效果,但是當體罰恐懼感喪失後,他會立即故態復萌。不僅如此,體罰也會破壞親子之間的和諧氣氛和信賴關係,更會造成對暴力的肯定,以及其他種種的反效果,所以最好不要採用體罰的處罰方式。此外,一味地禁止小孩做他喜歡而覺得有趣的事,以小孩的立場,他會懷疑你為何不讓他做。若是行為和處罰之間差距太遠,則會導致小孩忘了為何受罰的理由。然而,把小孩關在小箱子或衣櫥的處罰方式,不但給小孩帶來恐懼感,更會影響他的將來,所以應該要避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208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