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大謠言,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寶寶

棋子傀儡| 2017-02-12| 檢舉

1、育兒謠言罪之首:母乳n個月就沒營養

月子裡,若是銜乳姿勢不正確,不知何時,乳 頭被吸起了水泡、血泡,寶寶每一次喂奶都鑽心地疼。

母乳喂養最好能喂到一周歲,寶媽們一定覺得這比登天還難。並且部分老人的觀念也是到5——6個月後寶寶就該添加輔食並且不再吃母乳了,殊不知,這樣大錯了。

闢謠:

母乳任何時候都是有營養的,它會根據寶寶的成長不斷調整變化。

不是漲奶才算有奶,只要媽媽有信心,你就能做大 奶牛。

即使媽媽恢復了月經,頂多在那幾天對母乳的產量有影響,對質量是毫無影響的。

產假結束不是停止母乳喂養的時間結點,媽媽可以選擇上班的時候休息時間擠出來然後送回家,若是不方便回家,可以當天早上為寶寶準備。

如果母乳媽媽生病了不是一定得停止喂奶。輕微的感冒發燒,你可以選擇多喝水來扛,實在不舒服,也可以吃哺乳期安全用藥,就算乳腺炎也不影響母乳喂養。

斷奶不應該叫斷奶,這個詞多麼生硬沒有柔情,更多的母乳媽媽把它叫做「離乳」。

媽媽可以選擇「引導離乳」或者「自然離乳」。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非得粗暴地斷奶,希望能做到斷奶不斷媽,給孩子的心靈最小的傷害。

2、育兒謠言第二罪:給新生兒喂黃連水

這黃連水到底是去所謂的胎毒,還是寄語孩子以後的生活先苦後甜也就搞不清了。

學習科學正確的育兒知識,喂黃連水是一個陋習。

闢謠:

孕婦服用黃連可導致新生兒溶血症,兒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嚴重黃疸,在新加坡和美國被禁用,家裡有孕婦和孩子的千萬要注意服用的中藥里含不含黃連,為了保險乾脆不吃中藥。

在很多人眼裡,身為中國人不相信中醫藥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賣國賊。這話想來有點可笑。

大多數人是相信中藥是安全無副作用的,醫院裡,孩子一點感冒發燒,醫生就會開了蒲地藍、柴桂、消積口服液等n種中成藥。

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的醫療制度:以藥養醫,還有就是家長缺乏一定的醫學常識,對醫生的話深信不疑。

如果這個醫生不開藥,反倒讓一些家長覺得白白去了趟醫院,連藥都沒拿幾顆回家。

有的家長會反駁,西藥副作用更大,豈不是比中藥更不堪。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西藥都是藥,這信誓旦旦說中藥安全無副作用的話不知從何而來。

媽媽們,多學習吧,擁有一點醫學常識雖然不能保證孩子少生病,起碼能減少一些被過度醫療的可能。

3、育兒謠言第三罪:把屎尿

把屎尿,這一帶有中國特色的育兒行為,隨處可見。

把屎尿真的有那麼好嗎?真的能讓寶寶更快學會控制大小便嗎?答案是NO!

在我看來,把尿無非是省點尿不濕罷了,但是這一省卻給孩子帶去了可能造成肛裂、脫肛、痔瘡的風險。

有些媽媽說,什麼肛裂、脫肛,聽也沒聽說過。

那麼現在你聽到了,是一視而過還是有所思考呢?

把尿的危害除了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

試想一下,當你正在滿地瘋跑時,被家長叫回來把尿,你樂意嗎?

當你在專心地搭積木時,奶奶不由分說拎起你,扒下你的褲子讓你一定要尿,否則就打你,你高興嗎?

當你睡在溫暖的被窩裡,被人拖起來尿,你痛快嗎?

每隔半小時,就一定讓你尿一次,你覺得有意思嗎?

闢謠:

親愛的家長們,不是孩子知道說「我要尿尿」就是會控制大小便了。

內急的時候能堅持到廁所,或者不等到內急就知道先去一下廁所,這才叫「完全可以自己控制大小便」。

所以儘管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一兩歲就能彙報了,但大部分育兒書上還是說,大部分孩子要到三四歲才能完全自己控制大小便。

所以,不要再把屎尿了,把大小便的自由還給孩子吧!

孩子雖小,也有自尊,不要再因為尿褲子事件而打罵孩子了。

來源:網友瓜瓜媽咪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174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