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的朋友小H跟我抱怨說:為了孩子吃飯這件事,家裡幾乎天天世界大戰。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講故事、角色扮演、追著跑、玩具逗,用盡渾身解數。可是熊孩子依然閉緊嘴巴,頭搖得如同撥浪鼓,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飯吃得冰涼。而她自己則只能匆忙吞幾口也冷掉的飯就趕去上班,每每這個時候,體內的洪荒之力就忍不住會爆發。結局往往是兩敗俱傷,孩子委屈得大哭,媽媽懊悔得不行。
後來有一天小H打電話哭著跟我說,她再也不強硬的要求孩子吃飯了,原來她兒子在她填鴨似的喂養下,有一天開始上吐下瀉,帶去醫院,醫生說喂得太多了,得了急性腸胃炎,平時活潑的小男孩沒有精神得像林妹妹。
2
在我第一次去小妞爸家的時候,就被他和婆婆的吃飯模式深深震撼到了。那年妞爸25歲,回到家飯菜已經做好,妞爸剛靠牆的位置坐下,婆婆立刻就來挨著他坐下,然後迅速把桌上所有帶肉的菜都換到妞爸面前,整個吃飯的過程,婆婆的主要任務就是盯著妞爸的飯碗,妞爸吃一口,她便給他再夾一口放在他碗里,以至於從開始吃到結束妞爸的碗里的飯菜都沒有少過,嘴裡永遠包著飯。終於妞爸說吃飽了,可是婆婆堵住出去的路,硬是讓妞爸又吃了半小時,據說這是25年來妞爸吃飯的常態,真的把我看呆了。
在跟妞爸在一起時間長了之後,我發現他有兩個特別突出的問題,一個是專注力不夠,一個是嚴重沒有時間觀念,拖延症晚期。舉個例子,每次出門換鞋,他在從客廳走到門口去換鞋的途中會被牆上的蚊子所吸引,打完蚊子又會突然發現廚房還有好吃的,吃完之後站著評價一番,好不容易走到了門口,又覺得鞋櫃該怎麼改造一下了,最後終於開始穿鞋了,卻邊穿邊聊天,聊到高興的地方,還要站起來比劃比劃,把穿鞋這事又忘了……我家出個門,需要等的永遠是妞爸。
3
你們一定以為在目睹妞爸和婆婆的吃飯模式後,我對於小妞吃飯這件事上一定是民主的,你們都錯了,在小妞四個月的時候,兒保醫生告訴我們,小妞的體重沒有長夠,原因是奶沒吃夠,讓我們回家把奶量保證在800ml以上。事情的轉折點就出現在這,自此之後,我就像被下了咒語一樣,腦子裡只有一個聲音---奶要800,奶要800……小妞一天吃5頓奶,那每頓奶至少就得160ml,如果小妞哪一頓吃夠了,我的整個世界就都亮了,可只要她沒吃夠,哪怕少10ml,在我看來都是不行的!!!於是硬塞,她邊哭邊吃,後來硬塞也越吃越少,到了看見奶瓶就哭的地步。
後來我又get了新技能,拿玩具給她玩,邊玩邊吃,最初小妞邊玩邊吃還能超過我定的量,我覺得我自己太能幹了,可漸漸在小妞把家裡的玩具玩了個遍,買新玩具已經趕不上她嫌棄的速度的時候,她又不吃了,於是我又崩潰了……
有一天喂奶的時候,妞爸給小妞唱了一首歌,小妞居然乖乖的吃完了,嗯,是的,我又看到了希望,於是……每每小妞吃奶的時候必有一個人在旁邊唱歌跳舞,可是在妞看膩了這些「才藝」表演後,不出所料的她又閉緊了嘴巴……這期間小妞的奶量越來越少,每次去兒保勢必是不達標的,而且生長曲線增長得越來越慢。
我徹底急了,開始想她是不是病了,於是跑遍各大醫院,買了一堆開胃助消化的藥,然而,她依然不吃。每每把小妞帶出去玩,已經快8個月的她總是被問有半歲沒有,除了帶給我巨大的壓力外,我無比焦慮的情緒也反饋給了小妞,每次她吃奶我就心跳加速,無比緊張,一旦沒有達到要求接著就是我歇斯底里的崩潰大哭,那段時間原本不愛哭鬧的天使寶寶也變得異常愛哭。
4
再後來,小H告訴我,因為在那次生病之後老是怕給孩子又喂病了,所以每頓飯都是不吃完了就拿走,結果現在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兒子看見飯就跟鬼子進村一樣,我還得每頓給他限量,怕他吃多了。」
小妞呢,在一次兒保的時候,一位醫生的話讓我醍醐灌頂,他的原話是:
「如果孩子不吃了,就立刻拿走,不要試第二次,等到下一頓再喂,中途也不要有強迫症似的必須把那瓶奶給她灌下去,第二頓再不吃就再拿走就是,為什麼國外的育兒書沒有不勸食這一點,因為外國的家長都不強迫孩子進食,吃飯這件事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不需要你包辦,你包辦的越多孩子出問題就越多。」
結果呢,按著不勸食的中心思想去執行,就在一周後,小妞的奶量就達到了800ml,再往後,小妞開始主動找奶吃了,800ml—900ml—1000ml,現在小妞吃奶完全不用愁。
5
不記得在哪看見過一句話---你的慾望伸向哪,孩子就會在哪出問題。在強迫吃飯這件事上,往小了講是怕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可看看妞爸的例子,強迫吃飯這件事真的只有這一點影響嗎?
妞爸從很小的時候每天的大部分的時間就都在吃飯,在每頓飯長達一兩小時,甚至兩三小時的過程中,他有多少專注力是在吃飯這件事上的?可以想像,那麼小的孩子坐在那吃那麼久的飯,這期間,他的主要任務吃飯這件事恐怕早就不記得了,嘴裡在吃著,可是心早就飛到外面的草地上或者小朋友的歡笑聲里去了,他的專注力就這樣漸漸地被消磨了。而長達幾個小時的吃飯,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拖拉的毛病,反正都必須吃那麼多那麼久,那我就慢慢來,摸摸這個搞搞那個,完全沒有時間觀念,他的生活只有吃飯這一件事,所以他不必去規劃時間,也就沒有時間觀念這一說。
想想,人進化到現在,餓了要吃飯這是本能,孩子雖小,也請相信他們有知道饑飽的能力,把吃飯這件事還給孩子,不僅是保證他們的營養需求,同時也在培養孩子專注力以及時間觀念,不吃那就拿走下頓再吃,讓他們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相信他們,孩子會給你一個驚喜。
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echo小茵茵 歡迎來找我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