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是不是會糾結這樣一個問題: 寶寶,每天到底該喝多少奶才夠?
奶粉可以清楚地看奶瓶的容量知道自己寶寶每頓的喝奶量,而母乳媽媽的[乳.房]沒有像奶瓶一樣標好精確刻度,缺少了數字的衡量標準,媽媽更加擔心寶寶是不是吃飽了。
甚至有些母乳媽媽堅持用吸奶器把奶擠出來,看到刻度才放心。
對於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來說,媽媽們可能更容易糾結應該喝多少才夠的問題。
寶寶輔食吃得多些,必然奶量會減少;輔食吃得少些,奶量自然又會增多。
於是,媽媽們就不知不覺陷入了「怪圈」—— 輔食吃得少,擔心寶寶餓;奶喝得少,也擔心寶寶營養不夠。
我們先參照權威的數據來看看,寶寶該喝多少奶?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給出一個總指導原則:
新生兒每次30-60ml
1-2個月每次90-120ml
2-6個月每次120-180ml
6-12個月每次最多240ml
並且強調少食多餐,又因為奶粉比母乳的濃度高,所以建議寶寶每天給寶寶喂水,而全母乳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提供了一個比較精確的各月齡寶寶需奶量:
6個月到1歲的寶寶,每天奶量大概要到600-800ml
1歲到1歲半的寶寶,每天奶量則不少於400-600ml
然而,很多媽媽發現自己寶寶實際上每天可能根本就喝不到這個標準的奶量,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寶寶的營養就不夠呢?
其實每個寶寶的需奶量以及寶寶的體質和他們後天攝取的養分關係不大,父母遺傳的因素有影響占比重可能更大一些。
研究結果發現, 食量差異完全來自遺傳。
有些正常的嬰兒每天喝不到600克的母乳,有些則喝超過900克。
3歲孩子的差距更大:每天進食500克的孩子和每天進食1000克的同樣正常。
所以,孩子需要多少營養來幫助成長發育,從出生起就不一樣了, 光根據喝奶量無法判斷是否夠或者太多。
因此,寶寶該喝多少奶,媽媽們小心別被「標準」綁架了。
放鬆心情,不用再為寶寶每天喝多少奶的那一個個數字而糾結了。
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需奶量也不一樣。
添加輔食後媽媽們記住一個大原則,就是 以奶為主,輔食為輔助添加,別讓輔食影響了原本寶寶的奶量,至於每天或每頓的奶量略有起伏也是正常的,不必太過擔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