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逐漸長大的孩子,父母的心裡肯定越發的喜愛,這是人之常情。看著自己的孩子從那麼一點點的小東西,逐漸會爬、會站、會走路、牙牙學語、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下班回家他竟知道給你拿拖鞋,在家裡越來越愛黏著你,是不是充滿了成就感?當然,有令人欣慰的一面,也肯定會發生讓人傷心的事,例如下面事件中的小溪。
網絡配圖
小溪是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快兩歲了,嘴巴甜甜的,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她,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小溪從來不鬧,出去玩見到熟人都會喊叔叔阿姨或者爺爺奶奶,很是招人喜歡。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學習模仿能力超強的階段,任何事都感到新鮮,都想嘗試。而小溪就是模仿了奶奶的這個動作,造成了悲劇事件。
網絡配圖
小溪的奶奶比較節儉,平時換下來的舊電池都會放到嘴裡咬一下,再放回電器里。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總覺得這樣會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小編也這麼做過,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小溪正是學了奶奶的這一動作,把奶奶換下來的電池放到嘴裡,磕到了牙上,造成了電池爆炸。聽到巨響的爺爺奶奶馬上查看,從小溪嘴裡拿出了爆炸的東西,此時已看不清這是什麼東西了。小溪的嘴裡已經炸黑了,血肉模糊,張嘴大哭,就像一個血窟窿。
網絡配圖
爺爺奶奶馬上把孩子送到醫院,經檢查,幸好電池碎片沒有進入小溪肚子裡,只是嘴巴受傷。醫生馬上為小溪進行了手術,清理電池碎片、處理傷口、縫合等,最後確定孩子不會留疤,結果不是很嚴重,讓家長不用擔心。小溪爸爸媽媽趕來後看到孩子的樣子,爸爸悄悄擦淚,媽媽則抱著小溪直呼可憐的孩子。儘管如此,小溪的爸爸媽媽也沒有責怪老人,畢竟這事他們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都能疏忽的事,沒有理由埋怨辛苦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小溪媽媽甚至還反過來安慰孩子奶奶,孩子慢慢養好傷就沒事了,以後肯定會有教訓,做事也會更小心。
網絡配圖
雖然孩子受傷很傷心,可是這爸爸媽媽的做法,特別是媽媽的善解人意讓大夫和護士們都很欣賞,畢竟因為老人帶孩子受傷後遭爸媽責怪的太多了!他們作為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這種事,可這媽媽的做法很出人意料,卻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
網絡配圖
孩子咬到電池爆炸,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去年新聞也報道過類似事件,孩子學爺爺奶奶嗑瓜子,把電池放到嘴裡咬被炸傷,最後口腔穿孔,以後會永久留疤。
網絡配圖
小編提醒:因為孩子多動,好奇心強,家中危險物品例如剪子、刀子、火機等一定要放到孩子碰觸不到的地方,另外家長要多跟孩子說明白,一些像電池、紐扣、玻璃彈珠、螺絲帽等這些東西一定不要往嘴裡放。另外家長應該特別警惕,讓孩子玩適合自己年齡段的玩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1110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