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量、不禁止,適當玩電子遊戲讓孩子更合群

適當玩電子遊戲讓孩子更合群

1、適當玩電子遊戲讓孩子更合群

據《每日郵報》報道 , 牛津大學一研究發現 , 每天玩電子遊戲不到一小時的孩子們比過度玩電子遊戲或是從不玩電子遊戲的孩子們適應性強 , 幸福感也更強。這項於登在《兒科期刊》上的研究首先進行了一項調查 , 邀請了近 5000 名 10 歲到 15 歲年齡不等的青少年參加 , 男女生比例參半。

在調查中 , 研究人員對這些青少年進行調查 , 調查內容包括每天花在電子遊戲上的時間、他們對自己目前生活現狀的滿意程度、是否有好動症或是很難集中注意力、是否難以與其他人達成共識 , 以及他們與同齡人的相處狀況等。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大 , 倒是家庭環境 , 在校與師生的關係以及物質上是否貧乏等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遠。

2、如何讓害羞的孩子更合群

對於害羞的寶寶 , 多鼓勵他 , 引導他與周圍不同年齡人的接觸、交往。如見到鄰居家的奶奶、爺爺主動打招呼 , 看到鄰居家的小姐姐在騎車 , 鼓勵寶寶也去試試。對寶寶要尊重 , 關愛而不溺愛 ; 多鼓勵和表揚 , 但不過分誇耀。

3、教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經常與其他小朋友一起交往玩具玩耍 , 在這樣的過程中 , 孩子們會發現玩具更多的玩法 , 也會因為玩到新的玩具而高興 , 這樣下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上與別人一起玩耍了。分享對於一個人與社會的融合起著決定作用 , 它影響著人能否被社會接納、能否適應社會、能否在社會上生存。當人們主動與別人分享本屬於自己獨有的一份東西時 , 當人們提出對雙方同樣有利的建議、並付諸行動時 , 常常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 從而為進一步交往打下基礎。而那些只習慣於獨自享受 , 在為自己謀利的過程中 , 不顧別人利益的人是很難與人相處共事的。

沉迷電游也是 " 毒癮 "

專為遊戲上癮的兒童提供援助的慈善組織指出 , 孩子們經常通宵沉迷電腦遊戲而睡眠不足 , 社會技能出現大滑坡。該組織警告說 , 這一代兒童正面臨對 " 真實人際關係 " 失去熱情和激情的危險。

社工介紹說 ,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看上去神色茫然、心不在焉 , 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吸毒 , 而是因為沉迷於電腦遊戲導致極度缺乏睡眠 , 沒有精神。他說 :"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毒癮表現。" 他補充說 :" 過去的人們擁有真正的人際交往 , 然而現在卻被缺少激情和熱情的虛擬交往取代了。"

針對這種情況 , 一家電腦遊戲網店員工建議 , 電腦應被設計得可控制使用時間 , 同時父母們應該了解限制兒童玩電腦遊戲的必要性。但他同時也承認 , 如果一個人度過了緊張又充滿壓力的一天 , 那麼把時間花在電腦遊戲上的確比花在人際關係上感覺要好。

適合孩子玩的遊戲

1、猜謎遊戲

孩子對猜謎不但有興趣 , 而且也能激發其推理及想像力 , 我們可以用 " 千根線、萬根線 , 掉到水裡就不見 " 猜 " 雨 " 這種方式 ; 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 , 讓他提出題目、推想答案。還可以用 " 比手劃腳 " 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2、知覺遊戲

" 知覺 " 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 , 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 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 , 用觸摸猜東西、嘗嘗各種調味品、玩配對遊戲、辨認方向及方位 ; 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3、扮演遊戲

例如讓孩子玩 " 扮家家酒 ", 鼓勵他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 " 角色 "。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 如給他一架飛機 , 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 ; 給他一部金剛 , 讓他跟鐵金剛對話 ; 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 , 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4105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