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遇到一個經驗豐富,熱愛教育,思維開放,極具耐心,並且在孩子的培養上觀念相似的老師是天大的幸運。Kim就是這樣的教師,她是安迪上小學以後的第一個老師。安迪入學短短几周,就明顯變得更加自信和快樂。這所學校是我們所在城市的荷蘭語學校,專為剛從國外搬過來語言不通的小孩而設。經過一年左右的學習,在語言上準備好之後,這裡的學生會轉入普通的小學。我們對這所學校的態度經歷了從剛開始的質疑到逐漸信任最後非常肯定的過程。以下是對Kim的採訪的中文譯文,希望對類似經歷的家庭有幫助。
在這裡工作感覺什麼樣?
孩子們喜歡來學校,很享受每一天的活動,學習的熱情也非常高,看著他們一點點進步感覺很欣慰。然後就是在這裡工作要保持靈活的心態,因為每天都會有一些突發的狀況,打破原來的計劃,所以每天都是特別的。
你的班級都有那些規矩呢?
有一些規矩是基本的,每個人都要遵守,比如要相互幫助,不能大聲尖叫,不能隨便觸碰他人的身體,想要別人正在使用的東西得經過同意不能直接拿,一些特定的區域每次最多只能有三個人等等。還有一些規矩是特別針對某個孩子的,比如屢次鬧矛盾的兩個孩子,當天不允許一起玩。如果偶爾自己違反了規定,我會跟孩子們道歉。嚴格遵守這些規矩讓班級管理更加容易,而好的班級管理會帶給孩子們安全感,幫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你們面對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大部分學生的荷蘭語基礎為零,這會讓教學更有挑戰嗎?
總體上我們跟別的小學一樣,當然我們的教學主要集中在語言上。荷蘭的文化強調對小孩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比如四歲的孩子應該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等,在另外的一些文化里這是對六歲左右孩子的期待。還不夠獨立的孩子入學後得先學會照顧自己。
什麼樣的家長比較好打交道?你對家長有哪些期待?
為人隨和,思想開明的家長更好打交道。我們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想要找到最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這些需要家長的配合。
有一些家長不願意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口頭敷衍實際上什麼都不做。假如一個孩子在學校里總是犯困,上午就想睡覺,說明他很可能睡得太晚,需要調整作息時間。在我們的文化里,如果家長不接受幫助,更容易給人留下忽略孩子的印象。
也許有些家長擔心因為孩子的問題被人指指點點,我想說的是完全不用有這樣的顧慮,因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荷蘭很強調大人要陪小孩玩,而別的文化里,大人可能不習慣甚至不會跟小孩玩,這是可以理解的。我最期待得到家長的信任,因為我和他們一樣,希望孩子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很多家長因為自己會的荷蘭語很少,發音不標準,擔心在家裡輔導孩子會適得其反,你怎麼看?
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也要一起學習荷蘭語。那些在家裡也有一些荷蘭語環境或者父母用荷蘭語讀繪本的孩子往往進步更快。在家裡創造語言環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放荷蘭語的兒歌,看少兒節目,教育性的動畫片等等。
即使父母發音很差,孩子也能通過親子閱讀學到更多的詞彙,而到了學校里發音上的錯誤都會被糾正。語言實在有困難的父母,可以把荷蘭語的繪本用母語讀給孩子聽,這樣孩子至少可以了解這種文化的不同。父母做一點什麼總是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是不是年齡越小越容易,四五歲的小孩會比十歲的小孩學得更快嗎?
不是。同樣的條件下,難度其實一樣。只是年齡越小需要追趕的量越小,四歲的孩子需要的詞彙量是三千左右,比一個十歲的孩子需要掌握的詞彙少得多,所以看上去更容易,學得更快。當然心理上幼兒更容易接受一門新的語言,大一些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語言體系了。
那些語言學得很快的孩子有什麼樣的特點?相對學得慢的話,通常都有哪些原因?
絕大部分孩子在這裡學習一年之後可以進入去普通的小學。如果延長時間的話,通常是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適應新的環境。一些孩子剛來的時候缺乏安全感,經歷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這樣大的變動,讓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調試。有時候一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上學,因為在他們的母語環境里四歲還不用上學。還有的孩子因為性格的原因,需要更長的時間,比如三個月左右,才能真的開口交流。極少的情況下,可能是因為智商相對低,有學習上的障礙或困難。
學得非常快(六個月左右)的話很可能是父母當中有一位經常用荷蘭語跟她或她交流。學得快的孩子通常求知慾強,好奇心很重,樂於接受新事物,他們會問很多問題,還會創造新的詞語。他們喜歡錶達,因為他們不斷地嘗試,我會教給他們一些平時不教的內容。另外,他們清楚自己在幹什麼,知道自己是在學習一門外語,都很熱衷於學習。
除了語言之外,你們在教學上還側重什麼?
教給孩子們怎樣跟周圍的人相處,包括怎樣禮貌地跟人交談,尊重他人等等,這是我們課程的一部分。
可以分享一下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比較難的時候和最開心的時候嗎?
一些男孩來自女性地位比較低的國家,對他們來說,跟女教師相處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原來的文化缺少對女性的尊重,來到荷蘭之後他們得學著改變這一點。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父母能理解這種文化的差異,鼓勵孩子融入新的環境,通常很快就會改善。如果父母覺得只會在這裡短暫(兩到三年)地生活,更重要的堅持自己的傳統,孩子適應的過程就多一些困難。
孩子們每天都會帶給我驚喜,每天都會有那麼一刻,或者因為他們發明的新詞,或者因為他們的天真,讓人忍不住要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孩子們相處得非常好,你能感受到他們真的喜愛彼此。他們看這個世界的眼光很開闊也很寬容,你來自哪裡並不重要。他們教給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應該如何相處,這是我每天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