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衣衣
柳衣衣簡介:國家二級營養師、高級催乳師、國家育嬰師,專注兒童營養、寶寶輔食、母乳喂養、科學育兒
很多寶媽產假結束後,準備去上班了,或者準備斷奶時,卻突然發現母乳寶寶寧願餓肚子,也不願意吃奶瓶。這是母乳媽媽們經常遇到的難題。
通常母乳寶寶拒絕奶瓶,大多是因為習慣了媽媽的乳 頭,不喜歡奶嘴,或者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只要媽媽們學會這幾個方法,耐心引導,寶寶也能很好地適應奶瓶喂養了。
七大解決方法
1、選擇合適的奶嘴
很多母乳寶寶拒絕奶瓶,主要是因為奶嘴的觸感和媽媽的乳 頭不一樣,建議優先選擇仿真奶嘴,最好是形狀、材質、大小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媽媽乳 頭的奶嘴,寶寶們接受度會更大。同時,還可以多挑幾個不同品牌、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奶嘴,讓寶寶逐個嘗試與挑選,每個寶寶都會有自己的喜好,讓寶寶根據自己喜好來選擇最合適的奶嘴,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2、調整奶嘴口的大小和奶溫
根據媽媽乳 頭出奶的流速,以及寶寶的吃奶習慣,調整奶嘴口的大小。如果媽媽的乳 頭出奶口多且奶水流速快,寶寶習慣了大口吃奶,那麼奶嘴口可以稍微調大一些,奶嘴太小導致奶水流速慢,寶寶會因為心急而更加抗拒奶瓶喂養。如果媽媽的乳 頭出奶孔小,奶水流速慢,寶寶平時喜歡慢悠悠地吃奶,吃奶時間比較長,這時奶嘴口不宜太大,奶水流速太快,跟不上寶寶的吃奶節奏,容易嗆到寶寶。還有,奶水的溫度,儘量調整到和平時的母乳溫度相近,這樣寶寶接受度更高。
3、嘗試換不同的人喂奶瓶
母乳寶寶通常會對媽媽身上的味道很敏感,有些寶寶只要肚子餓了,一聞到媽媽的味道就會條件反射地想要吃媽媽的乳 頭,這時寶寶心中期待的是乳 頭,結果吃到的卻是奶瓶,寶寶可能會出現煩燥或抗拒。國際母乳協會建議,初期奶瓶喂養時,可以換成另一個家庭成員或照顧者來喂奶瓶,寶寶可能接受度會大一些。如果順利的話,剛開始可以分工喂養,媽媽負責親喂,家人負責奶瓶喂養,等寶寶完全接受奶瓶喂養後,媽媽再嘗試親自喂奶瓶。
4、嘗試不同時間段喂奶瓶
每個寶寶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和個性,建議在不同時間段多次嘗試奶瓶喂養,找到寶寶願意接受奶瓶喂養的突破口。比如,寶寶飢餓時可以先喂幾口奶瓶,如果拒絕再換成親喂,中途可以嘗試穿插更換幾次喂奶瓶;寶寶吃到閉上眼睛迷糊狀時,可以趁機將乳 頭換成奶瓶喂;寶寶在愉快玩耍時,趁機給寶寶喂幾口奶瓶;然後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奶瓶喂養的次數和時間,寶寶也會慢慢接受奶瓶喂養了。
5、勺子喂養過渡法
對於一些嚴重抗拒奶瓶,甚至一口都不願意嘗試的寶寶,可以先讓寶寶嘗試勺子喂養法,慢慢過渡到,勺子喂養過程中再穿插幾次奶瓶喂養,同時減少親喂次數。一直依賴母乳喂養的寶寶,熟悉的母乳喂養和陌生的奶瓶喂養,寶寶肯定會優先選擇母乳喂養,但如果同時出現兩個陌生的喂養方式,勺子喂養和奶瓶喂養,只能二選一時,很多寶寶會選擇比勺子喂養吃得更快更省事的奶瓶喂養。
6、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寶寶出生後,為了避免乳 頭錯覺,通常是主張避免奶瓶喂養。但理論歸理論,實際過程中可以兩者權衡一下,寶寶出生後,除了平時吃奶以媽媽親喂為主,每天可以中間穿插一兩次奶瓶喂水,每次5毫升,即可以讓寶寶適應白開水的味道,養成喝水的習慣,還能讓寶寶提前適應奶瓶。因為奶瓶喂的是水,不是奶,既不會導致寶寶出現乳 頭錯覺的現象,且水量小也不影響寶寶的胃口,兩全其美。
7、耐心引導,多次嘗試
對於有些一直依賴媽媽親喂的母乳寶寶來說,接受奶瓶喂養,是一種全新陌生的挑戰。所以,媽媽們需要儘量給寶寶們一些適應時間,多次嘗試,耐心引導。有些寶寶只要一兩次就適應了,有些寶寶需要嘗試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才能適應。只要我們找對方法,耐心引導,相信寶寶很快就能適應的。
注意事項
1、不要強迫寶寶接受奶瓶,多給寶寶一些適應時間;
2、不要盲目採用網絡上流傳的「飢餓療法」,企圖讓寶寶餓一兩天被迫接受奶瓶,長時間斷食和哭鬧,對寶寶身心都會造成傷害;
3、不要因為寶寶拒絕奶瓶就盲目放棄母乳喂養,再好的奶粉都不如母乳營養和安全,奶水不足的媽媽可以嘗試科學追奶,或者先用勺喂補充奶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