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官網公布了《關於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2016年第199號)》,要求所有藥品生產企業修訂含「可待因」藥物說明書,包括不良反應、禁忌、兒童用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等項。這意味著許多「止咳藥水」將告別兒童藥的領域。據了解,可待因又稱甲基嗎啡,有鎮咳作用強而迅速,併兼有鎮痛、鎮靜作用,廣泛用於止咳藥水中。
小編總結上面藥監局的公告,主要有以下幾點:
1、12歲以下兒童禁用;
2、哺乳期婦女禁用;
3、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4、長期使用可引起依賴性(上癮),超大劑量可導致死亡。
據了解,目前含可待因的藥品共有45個批准文號,其中最常可能為兒童服用的是「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而所謂禁用的「咳嗽藥水」就是指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物。
搜狐母嬰第一時間連線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專家胡惠麗主任,向我們講了可待因與兒童咳嗽藥水之間的關係。
特約專家:胡惠麗,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一直從事小兒感染性疾病診治及兒科細菌感染性疾病病原學研究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發熱、EBV感染相關疾病、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等疾病的診治。
兒童濫用「可待因」會成癮
「可待因」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一直被認為藥效不錯,但伴隨著良好療效的同時,其副作用也同樣比較大:長期服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藥水,會引起階段性的成癮症狀,同時會對兒童腎臟、肝臟等臟器造成損害。
北京兒童醫院沒有這種藥
目前,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藥主要存在於西藥中,北京兒童醫院沒有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藥物,兒童醫院一般開具的止咳化痰藥物為中藥成分,這些止咳藥並不含有可待因成分,並且療效也都很好。
給孩子服藥前先看說明書的成分表
很多家長在藥店買藥之後,不認真看藥品說明書(最多看看「用量」)就給孩子喂藥了。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為藥品說明書可以幫助家長對該藥的成分、適應症、禁忌、副作用及藥品貯藏等各方面的認識。像此次公告中「可待因」成分的藥物,說明書中都會標明。
延伸閱讀:孩子咳嗽 家長常犯六種錯
一、千萬不要一見孩子咳嗽就用鎮咳藥
小兒一般不適合單純服用鎮咳藥,特別是小兒咳嗽帶痰時。因為常見的止咳藥多含有強烈中樞性鎮咳藥成分,如可待因、福爾可定等,這類藥直接作用於咳嗽中樞,止咳作用強,使用後,雖然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止咳效果,但可能導致更大的疾病隱患。因為小兒的呼吸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服用較強的止咳藥,造成大量痰液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不僅影響呼吸功能,還有可能形成深部病灶,使病情加重。此外,有些藥服用一段時間後還會成癮,對小兒身體造成更大的危害。
正確做法:兒童咳嗽早期應該先進行祛痰治療,痰液排除後咳嗽自然會減輕。
二、不要以為咳嗽與鼻塞、流涕無關
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兒咳嗽的主要原因。小兒鼻腔短小,鼻道狹窄,鼻粘膜柔軟,血管豐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氣管粘膜,引起小兒咳嗽。
正確做法:家長在選擇小兒咳嗽藥時,選用含有減充血劑偽麻黃鹼成分的復方製劑不僅能減輕鼻塞、流涕,也能幫助減輕咳嗽症狀。
三、千萬不要濫用消炎藥
小兒咳嗽不單是由呼吸道感染後炎症刺激引起,過敏、煙塵、異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咳嗽。如果不能對症,服用消炎藥對咳嗽的治療無益,而且還常會產生胃腸道和腎臟的毒副作用。
正確做法:小兒咳嗽時不要濫用消炎藥,以防對小兒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四、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止咳藥
小兒與成人不僅是體重不一樣,更有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別,如一些小兒吞咽功能還未發育完善就不能用口服製劑,而一些成人能用的藥物成分,用於小兒後由於小兒肝、腎等臟器發育不完善,酶系統發育不完全,對藥物代謝能力差,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
正確做法:小兒咳嗽應該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產品。
五、不能亂用中藥來止咳
中醫認為引起咳嗽有很多情況,風寒、痰濕、體虛等都可引起小兒咳嗽,但是小兒咳嗽比成人更難以辨別,身體的承受力也較成人差,如果小兒風寒用涼藥,反而加重病情,不可收拾。而且中藥也有不良反應。
正確做法:小兒咳嗽不要隨便服用中藥。
六、不要認為咳嗽只是小事
咳嗽對兒童是非常常見的症狀,然而多數咳嗽都是由疾病引起或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尤其兒童的呼吸系統發育很不成熟,在有痰液的時候沒有辦法有效地將痰液咳出,痰液滯留呼吸道,不僅加重炎症和咳嗽,還容易使病菌擴散至肺內其它部分,加重病情或引發併發症。
正確做法:兒童有了咳嗽就應該及時查病因,及早治療。
閱讀(28234)舉報
1喜歡0沒勁
分享到
本文相關推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