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自己胎位不正?看看各種胎位的分析及糾正方法

胎位是指胎兒先露的指定部位與母體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也即頭位。妊娠30周後經產前檢查,胎位不正的現象包括前囟先露、額先露、面先露,枕後位、橫位、臀位等等。其中以臀位最為常見。胎位不正如果不糾正,分娩時有可能造成難產,希望各位新手媽媽要引起重視哦,千萬不要大意了。

一、正常胎位---頭位

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最正常胎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

枕前位(OA)、左枕前位(LOA)、右枕前位(ROA)都是頭位的表現哦。

圖片從上到下依次為枕前位、左枕前、右枕前,這幾種胎位都比較適合順產,是胎位正的表現,麻麻們不要太擔心

二、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可能會給順產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能及時糾正,還是可以順產的,所以媽媽們不用太擔心,只要堅持鍛鍊,胎位不正的情況還是可以改善的;

胎位不正包括前囟先露位、額先露位、面先露位,枕後位,橫位,臀位等等。

1、前囟先露位、額先露位、面先露位

這幾種胎位都是頭朝下、臀朝上,順產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相對枕前位來說順產不會那麼輕鬆,但仍然是可以順產的,平時多注意數數胎動,多注意活動活動哦~~

圖片從左到右依次為前囟先露位、額先露位、面先露位

2、枕後位

枕後位包括直接枕後位,左枕後位和右枕後位,這些胎位由骨盆內部構造決定,其實,胎兒在後位仍然可以娩出,但是這需要骨盆足夠大,而且娩出的時間也很長。

糾正方法:側臥位法

側臥位:對於橫位或枕後位可採取此方法。側臥時可同時向側臥方向輕輕撫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也可在睡眠中注意側臥姿勢,以左側臥姿勢為佳。

3、橫位

胎兒太大不能順利通過,並且母親骨盆扁平的話舊可能導致胎位橫向。遇到此類情況不能自然分娩的產婦,通常要對其實施剖宮術,產鉗或真空牽引術,不過,這也要視臨床環境、可利用資源和助產士經驗而定。

橫位包括左枕橫位和右枕橫位。

糾正方法:側臥位法

側臥位:對於橫位或枕後位可採取此方法。側臥時可同時向側臥方向輕輕撫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也可在睡眠中注意側臥姿勢,以左側臥姿勢為佳。

4、臀位

臀位:如果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就叫臀位。

臀位又表現為復合臀先露位、單臀先露位、單足先露位、雙足先露喂等。

糾正方法:胸膝臥位操

胸膝臥的姿勢是:把胸部貼在床上,雙膝及小腿也貼在床面上,兩腿分開,小腿與大腿呈90度直角,以胸部和膝部力量支持全身。初練習者從5分鐘開始,逐步加長至10~15分鐘,每天早晚各做1次,做完之後,靜靜地側躺著在床上休息幾分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898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