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老公沒有家庭責任,先看看自己這麼做了嗎?

01

「我就像同時照顧著兩個兒子!」同學憤憤地說。

同學和老公是當時時髦的姐弟戀,比老公大三歲。

可能是結婚時他剛剛25歲,我體諒他同齡人都還在玩兒的時候他就有了家的責任,所以家裡的事情我管的比較多。哪知道婚後,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我覺得我更加成長了,他卻沒有任何變化,想和朋友去玩就去玩,說不回家就不回家,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是故意不回家,在躲避家務。

即使是回家了,家裡的事情都好像與他無關,只會在書房玩遊戲或者看手機。周末休息,從來沒在九點前起來過,想讓他拖個地都一堆抱怨。

偶爾我做其他事情讓他帶孩子,他只會讓孩子看電視或玩手機,連給孩子講故事都不願意,沒有那個耐心。所以孩子和他並不親近,讓孩子找爸爸,孩子也依舊會纏著我,他就更加振振有詞了:你看孩子不找我,我也沒有辦法啊!

這一切我都忍了,因為我老是告訴自己他需要時間來適應,學習怎麼當一個丈夫,怎麼當一個爸爸。

但 是 我 錯 了 。

02

我沒有料到一個男人竟然走進婚姻五年都不成長。

最讓我灰心的是前幾天的事情,衛生間的燈幾個月前就壞了,十分不方便,我說了好幾次他都說馬上修,再後來我出差加班忙了一個月,衛生間的燈就一直壞著,據他說好像線路壞了,我只好找物業修,哪知道物業的人來了換了一隻燈泡就好了!

你知道嗎?當時我真的感覺有沒有老公也就這樣了吧。

所以有時候,我忍不住就會發脾氣大聲講話,這時候孩子要不就嚇哭,要不就學我一樣大聲說話 ,還扔東西。我真覺得太累了,不止身體累,心更累。

真怕這樣的生活模式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真後悔找了一個比我小的老公!

閨蜜在對面大聊特聊,我卻腦補了電影情節:

「把老公像兒子一樣養大,調教成自己想讓他長成的樣子,多美好!」我感慨。

「血淋淋的現實告訴你,不可能!」

也是,婚姻裡面女人的成長速度本來就比男人快,更不用說閨蜜的強勢性格,加上三歲的年齡差距和幾年來的習慣,閨蜜基本已經成了這個家庭的「媽媽」,管理並照顧著「老公」和「兒子」兩個孩子。

這樣的環境長久以往,對孩子的心理發育當然有影響。孩子缺少爸爸的陪伴,孩子缺少父愛;爸爸在家裡表現懶惰散漫,給孩子不好的示範;媽媽總是在指責爸爸,爸爸在孩子面前缺少威信;媽媽太過強勢,習慣安排一切,孩子以後也容易缺乏主見, 習慣事事聽從安排。

03

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媽媽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閨蜜現在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自從上次聊過天,閨蜜受到啟發,換了一種和老公的相處模式,在家裡不再強勢,不再對老公咄咄逼人,以前生氣老是發脾氣,現在克制住自己;有好多她以前自己硬抗的事情,現在統統交給老公來做,而她的老公麼,正在閨蜜的」調教「下,越來越」像個爸爸「。

「你說得對,調教老公的感覺不錯,但是調教老公的手段嘛,不是強硬,而是示弱,現在我只要溫柔的叫一聲老公,衣服洗了、地拖了、陪孩子玩得那叫一個樂,真不知以前自己怎麼那麼傻,苦哈哈地累個半死,一點女人味兒都沒有!」說這話的時候,閨蜜正半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做著面膜,老公和孩子正玩的歡呢!

家庭是一個整體,只有爸爸媽媽和睦相處,準確定位自己在家庭的職責,合理分配,共同關心養育孩子,這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模式。

你看,做個聰明的女人,事情往往事半功倍,簡單的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892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