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不僅怕孩子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還害怕孩子在身體發育上比不過其他小孩,於是在孩子剛學會爬行就趕忙讓他學走路,孩子才對塗塗畫畫感興趣就教他一定要畫圓......
可是,養育孩子,有些事不是越早做到就越好!過早做某些事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下面這幾件事不必過早要求孩子做到,趕緊轉給身邊的父母看吧!
一、學走路
正常時間
一歲左右
過早的危害
1.影響孩子形體發育
嬰兒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過早讓寶貝學走開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
提醒:稍胖的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2.影響孩子學習爬行
爬行練習對孩子的發育有非常多好處:可以訓練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擴大孩子的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運動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
如果過早讓孩子學走路,孩子會不願意爬行而選擇走路,會使寶貝錯失爬行練習的黃金時期。
3.影響孩子視力發育
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近物。在過早學走路時,孩子因為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孩子嬌嫩的眼睛造成疲勞損害,反覆的話會損傷孩子視力。
二、畫圓
正常時間
一歲半以後開始畫連續的圓圈,兩歲半前圓圈封口。
過早的危害
孩子畫圓其實是塗鴉的一種,這是孩子的自發行為。不要提前教孩子畫圓及其他圖形,否則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創作精神,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三、如廁
正常時間
一歲半到三歲之間
過早的危害
寶寶在兩歲左右,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神經系統漸漸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這時他才明白想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才可能會提前告訴家長。因此,大小便訓練最好從這時開始。
很少有未滿18個月大的寶寶神經和肌肉發育程度能達到進行如廁訓練的程度,太早訓練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相反,如果在寶寶還沒做好心理和情緒上的準備就進行如廁訓練,只會讓他感覺有壓力並引發他的反抗心理,進而導致其拒絕使用坐便器,甚至長期受便秘以及焦慮等問題的困擾。
所以,一般幼兒的如廁訓練在18—36個月期間進行較好。
四、騎腳踏車
正常時間
5~6歲開始
過早的危害
幼兒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強,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騎兒童車時,下肢要費很大的力。如果腿長時間處於肌肉緊張狀態,同時也讓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對骨骼的生長發育也十分不利。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三輪車,兩個腳踏間的距離變寬,而座位距腳蹬間的距離又過長,有的車不能調整這一距離。
這樣當孩子騎起來時,腳及下肢非常用力,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內八字腳。
五、分左右
正常時間
學齡期
具體如下:
5~7歲:能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
7歲左右:能分清站在他對面的人的左右
7~9歲:能對直觀、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間關係,形成直觀表象
9~12歲:能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據表象、記憶建立其空間關係
過早的危害
談不上危害,但是會浪費時間。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會機械記憶,過一段時間不堅持強化的話就又忘記了。
六、學鋼琴
正常時間
學齡(6歲以後)
過早的危害
1.不利於手部發育
學前兒童由於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成熟,過早練習鋼琴,不利於手部的發育。
2.挫敗感可能遠高於成就感
學齡前的孩子在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較6歲後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規的鋼琴教育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會是一種比較大的挑戰,可能會產生過高的挫敗感而非成就感。
七、學單排輪滑
正常時間
7歲以後
過早的危害
1.容易導致腿部變形
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而7歲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導致X形腿,建議7歲前學雙排輪滑。
2.容易受傷
玩輪滑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一旦用力不當,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
因此,一般情況下,12歲以下的兒童慎玩輪滑,最好有專業人士指導且不宜長時間玩輪滑。
八、學繪畫技巧
正常時間
8~9歲以後
過早的危害
9歲左右,孩子進入「視覺寫實主義」階段,這個時候孩子觀察事物的視角與成人接近,此時學習繪畫技巧比較適宜。
9歲前,尤其是6歲以前,孩子處於「感覺寫實主義」階段,此時畫的是心中所想,孩子會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心中的感受和發現。
如果過早教授孩子學習成人的繪畫技巧,可能會阻礙孩子創作的熱情,也不利於孩子想像力的培養。
PS:你家孩子現在在學什麼?你覺得時間上會不會過早了呢?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留言分享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