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大的童童,身體一直都很健康,可最近一兩個月總是莫名其妙地拉肚子,童童媽媽很著急,就帶寶寶去醫院化驗了大便。醫生說有輕微腸炎,還給開了一堆藥,服藥後腹瀉略微好了點,可反反覆復總是沒好完全。又不敢一直給童童吃藥,畢竟這藥還是抗生素類的,不免有些擔心。最後,是一位寶媽提示童童媽媽,孩子是不是愛吃手,是不是總用濕巾給孩子擦手啊?
濕紙巾能殺毒滅菌,一些消毒劑成分在寶寶擦手後殘留,再通過寶寶吃手的行為吃到肚子裡,就會殺滅體內的正常細菌,其中也包括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腸道內菌群失調,從而造成腹瀉。童童媽媽立刻停止給寶寶用濕紙巾,又去醫院開了一些益生菌類藥物,童童的腹瀉終於好了。
小編在很多論壇、媽媽群里經常看到媽媽求助,說寶寶用了濕巾後皮膚或紅腫或瘙癢,會產生過敏反應。由此可見,濕巾這個給大家生活帶來很多便利的現代發明,也需要慎重使用了!
2015年2月8日的央視《第1時間》節目調查發現,不少濕巾都含有丙二醇、苯扎氯胺等成分,有些甚至並沒有將這些成分標註在產品說明中。丙二醇是低毒化學溶劑,長期用濕紙巾給寶寶擦手,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安全隱患。此外,丙二醇溶解度大,大概有5%的人會有過敏反應,長期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苯扎氯銨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屬非氧化性殺菌劑。
2015年9月14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濕巾抽檢結果:50件樣品中有21件檢出防腐劑CIT,檢出率達42%。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專家表示,CIT是一種防腐劑成分,常與另一種防腐劑MIT混合使用於水性化妝品中,這類防腐劑的添加是為了保障衛生,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但對肌膚與粘膜具有刺激性,濃度過高時可能造成化學灼傷,極端情況會出現紅腫、水泡等現象。我國將濕巾歸類於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由於標準缺失,目前在售的部分濕巾添加的防腐劑具有引發化學灼傷的風險。
以下濕巾就是在此次抽檢中不合格的21種濕巾,諸位寶媽趕快看看家裡正在用的濕巾有沒有中招,如果榜上有名,千萬不要繼續使用了!!!
我們看到,心相印、五月花等為大眾熟知和喜愛的品牌也榜上有名,抽檢的樣品只有50種,就有21種不合格,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那麼多品牌、種類,究竟還有什麼樣的產品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如果條件允許,媽媽們最好還是用清水幫寶寶洗手、擦嘴,儘量少用濕巾。如果出行或特殊場合,只能用濕紙巾清潔,就一定要注意以下4點,這樣的濕巾不能用(根據《第一時間》節目中建議總結):
堅韌的不能買,劣質濕巾一般撕扯不破,用起來容易起球;
濕巾擠出來的液體,越濃稠的越不能買;
濕巾擦完的手用水沖,起泡的證明含有大量添加劑、清潔劑,不能經常用;
帶有香味的最好不要買,有香料添加劑,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專家分享,科普乾貨請關注家庭全科醫生(ID:FamilyDoctor_PC)
來源:嘟嘟醫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