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女童因發燒導致面癱,原因竟是無知媽媽的一個錯舉!

棋子傀儡| 2017-01-02| 檢舉

彤彤是一個未滿兩周歲的孩子,一天彤彤和媽媽外出玩耍,活蹦亂跳玩了一下午,晚上八點回家,彤彤吃了點米飯後,揉搓眼睛,身體很累的樣子,彤彤媽媽以為孩子累了,哄孩子睡覺。

接著,彤彤媽媽洗碗做家務,到了晚上十二點多的時候,彤彤開始放聲嘩嘩大哭,彤彤媽媽聽聞立馬跑回房間,抱著孩子,發現孩子很燙,彤彤媽媽用探熱棒給孩子探量體溫,39.5度。彤彤媽媽以為沒什麼大礙,於是給孩子採取物理方法進行降溫,並給孩子服用口服液。然後給孩子蓋厚被子,以為孩子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第二天,彤彤媽媽發現彤彤的臉部沒有表情,哭的時候臉也是僵著的,見此狀況,彤彤媽媽立馬送孩子去醫院就診,被醫生確診為病毒性感冒和病毒性引起的面癱,小小年紀的孩子因感冒發燒導致面癱,這多麼讓人心寒的一件事。

事後彤彤的媽媽很悲痛,覺得是自己害了孩子,這樣彤彤的家人也十分痛心。

那麼孩子出現感冒發燒時,家長怎麼做才是正確呢?

1、增加休息時間,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起到增強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2、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就說明孩子發燒了,應立即進行物理降溫(溫水浴)或藥物降溫(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感冒的孩子往往食慾不佳,因此父母可講進食的時間安排在退熱後體溫接近正常的時候,給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尤其是高熱的時候,更應多飲食以補充水分的損失。

5、衣著被褥要適宜,不要在孩子高熱的時候穿得過多、蓋得過多,因為,一方面不易散熱、使體溫升高,另一方面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造成水分流失。正確的做法使發熱時衣著不宜過多,睡覺時應脫去一些衣服以免起床後著涼,蓋的被子可比平常稍多點,但在出汗後應及時減少些。

6、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孩子體溫恢復正常。如果孩子發生便秘,父母可用開塞路緩解。

另外「捂汗可以退燒」的說法是錯誤的。人體發燒通常都是因為體內發生病變而出現的臨床表現,單靠捂汗而不進行針對病變的治療,只會造成病情加重。患者發燒捂汗,一旦過度保暖就會出現脫水,還會加重心臟、呼吸系統的負擔,甚至引發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小兒感冒發燒用藥要講原則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要小劑量服用。

4、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5、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888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