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肚子裡蜷縮了整整十個月的小寶寶終於在某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鑽出來了,歡喜的爸爸看到粉嫩粉嫩的,軟綿綿的小傢伙,真想抱一抱呀,但是一旁的奶奶卻不合時宜地跑過來阻止道:「不要抱,孩子身子骨太軟,抱起來會長彎曲的,讓他在床上平躺著,三個月之後再抱起來!」
爸爸悻悻地抽回了雙手,這個時候媽媽又發話了,「沒事兒,抱孩子多走走吧!」
面對生命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的不同指示,爸爸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起了辯論:寶寶到底是應該像奶奶說的那樣躺著,還是應該像媽媽說的那樣抱著呢?
很快,辯論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正方說,應該聽奶奶的,奶奶是過來人,有經驗,反方說,應該聽媽媽的,媽媽的說法更科學。那麼,到底應該聽誰的呢?其實,要我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的觀點都沒錯,但具體應該怎麼做,還是應該聽專家的意見。
國際註冊感統教育指導師、鄭州動漫火車兒童感統訓練中心教研主任楊苗老師指出:
剛出生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比較長,可能會達到20個小時左右,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家長應該把他放床上,而大可不必抱著他睡,畢竟睡覺的時候還是躺著舒服,而且他們的骨骼確實也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被抱著睡,對他們的成長是弊大於利的。
不過,等他醒了之後,最好還是抱著他四處走走,並溫和地和他說說話。一方面,孩子被抱著來回輕輕搖晃,有助於鍛鍊他們的重力感和平衡感,為他們日後前庭平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孩子被親近的人抱著,聽到熟悉的心跳,感受到熟悉的撫摸,會比較有安全感,日後也不容易出現觸覺敏感或觸覺遲鈍的感統失調問題。
當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抱新生兒的姿勢一定要得當,否則,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學習一下抱孩子的正確姿勢吧——
三個月以內的寶寶應該以橫抱為主,因為初生寶寶的身體比較柔軟,尤其是脖子和腰的部位特別需要好好保護,而橫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他們背部和頸部的壓力。所以,可以用一隻手托著他的背、脖子和頭,用另一隻手托著他的腰和小屁股。也可以將他的頭放在左邊的臂彎里,並用肘部予以保護,同時,用左腕和左手托住他的腰背部,用右胳膊護著他的腿部,用右手托著他的屁股和腰。
另外,在抱孩子的時候,不要忘了和他多交流多說話,讓他接受一定的語言刺激,否則,你就算一天24小時抱著他,恐怕也是沒什麼效果的。
總之,初生嬰兒很可愛也很嬌嫩,父母在享受得子歡喜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使用正確的教養方式來保證他的健康成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