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17天的寶寶再進醫院搶救。因為家長沒有做好這件事

一級棒| 2016-12-30| 檢舉

近日,據報道台灣的一位男嬰在出生後第十天不肯吃奶,常常哭鬧,一周之後,寶寶出現四肢抽搐的症狀,送醫之後,寶寶被確診為新生兒破傷風,並被下達病危通知書,經過緊急治療,寶寶於本月10日順利出院。

所謂新生兒破傷風,也就是傳統的「七日風」(多發生於寶寶出生後第七天)。發病的原因是由於接生時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剪刀剪斷臍帶,或接生者雙手不潔,或出生後不注意臍部的 清潔消毒,使得破傷風桿菌經過臍部侵入寶寶體內。

剛發病時,寶寶多表現為不能張口,不肯吃奶,哭鬧,後期牙關緊閉,面肌緊張,之後痙攣越來越嚴重,反覆抽搐甚至引發死亡。所以當剛出生幾天的寶寶發生上述早期症狀時,媽媽一定要特別警惕,如果用壓舌板壓舌時,用力愈大,張口愈困難,壓舌板反被咬得越緊,則基本可以判斷為七日風,應儘快送醫治療。

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會依寶寶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後1~2周脫落。因臍帶殘端是和血管相通的,若護理不好,細菌可能侵入,輕者引起臍周發炎,重者會造成敗血症或者七日風而危及新生兒的生命。

產生原因

新生兒臍炎多由斷臍時或出生後臍帶殘端被細菌污染所引起。新生兒的臍部陰暗潮濕,極易積存污物,而且此處溫度適宜,再加上斷臍後的血液淤積,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因此臍部易受感染而發炎。

你可以做的

保持臍部乾燥在寶寶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如果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濕,可先以消毒棉球擦拭乾凈,再用75%酒精擦拭臍帶根部及臍帶周圍。

避免摩擦

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勿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避免悶熱

禁用面霜、乳液及油類塗抹臍帶根部,以免臍帶不易乾燥甚至導致感染。不必在臍帶部位包裹紗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遮蓋,再用膠布粘上,這樣很容易滋生細菌。

臍帶脫落後,臍部總不幹燥,觀察呈粉紅色,有如綠豆大小新生物,尤如葡萄串,表面常有滲液,甚至有膿液,這就是臍肉芽腫,又叫臍茸。這是由於臍斷端長期不幹燥,又受到細菌感染和慢性炎症刺激的結果。如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儘快請醫生診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861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