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一罐可樂大、僅25周的嬰兒命運會如何?

塔梅拉,一個只在母親體內待了25周,長25厘米、0.6斤重的小女孩,由於母親懷孕期間患病,不得不以剖宮產的方式出生;幸運的是,在住院4個月後,體重達到了近4斤……

塔梅拉是眾多早產兒中的幸運兒,因為像她這樣的情況,最多只有15%的生存率。

早產兒,是指受精不足38周就出生的嬰兒,11%的嬰兒早於正常生產日期來到人世。由於早產,多數嬰兒的體重不到5斤,而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約6.8斤。

出生體重是嬰兒發展程度的一個顯著指標,因為新生兒不能有效地調節身體溫度,而脂肪層可以幫助他們抵禦寒冷;並且早產兒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因為他們的肺尚未完全成熟,獲取氧氣有一定困難,可能會得呼吸窘迫綜合徵,存在潛在死亡危險。

因此,早產兒通常會被放到保育箱中。保育箱是完全封閉的,其內部的溫度和含氧量是受到監控的。

早產兒由於發展不成熟使得他們對周圍環境的刺激異常敏感,很容易被所看到的、聽到的或體驗的感覺所壓垮;

他們通常不能平穩地運動,四肢運動的不協調使得他們總是磕磕絆絆的,從而受到驚嚇,這令父母常常感到手足無措。

雖然,早產兒存在一些發展困難,但60%的早產兒基本上沒問題。在滿一歲的時候,有10%的早產兒出現了明顯問題;到6歲時,約有38%的早產兒具有輕微問題,一些會表現出學習能力喪失、行為障礙,或者智商分數低於平均水平等。

有些早產兒,如塔梅拉,屬於極低出生體重兒,這些嬰兒體重低於2.5斤,或者在母親子宮中的時間少於30周,他們的皮膚會呈現暗紅色。

雖然如今醫學的進步增大了極低出生體重兒的生存幾率,但早於25周出生的嬰兒其生存幾率仍低於50%;而且,其後續的護理費用很高。

比如在,在美國,嬰兒在保育箱中接受三個月的特殊護理,就要花費幾十萬美元;而且儘管進行了大量的醫療干預,最終還是會有一半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死亡。

即使一個極低出生體重兒終於存活下來,他的醫療花費仍會不斷增加。比如,有評估表明,這樣的嬰兒在生命的頭三年里,平均每月的醫療花費比那些足月嬰兒高3-50倍。

但有證據顯示,高質量的護理可以讓早產兒在成年後和其他的成人沒有什麼差異,如果接受到更多的回應、刺激和有組織的護理,比如每天多次按摩,就會觸發某些激素的釋放,有助於促進他們體重的增加、肌肉的發展和處理應激的能力。

是什麼引起了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呢?

約有一半是無法解釋的,另一半可能是由於母親生殖系統出現問題或整體健康狀況不好導致的。

比如,懷有雙胞胎的女性對自身的生殖系統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因而導致早產。大多數多胞胎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早產兒。

再比如,年齡小於15歲的年輕母親比年齡大的母親更可能早產;上次分娩後6個月內再次懷孕的母親更有可能產下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父親年齡越大,則妻子更可能早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790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