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媽媽來說,喂奶是讓寶寶安靜下來的「萬能鑰匙「。可你有沒有遇到過寶寶」不識趣兒「的時候,一邊吃奶一邊哭,哄也不行,抱也不行,直累得媽媽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寶寶邊吃邊哭也分不同情況,只要仔細觀察,有針對性地應對,是可以事半功倍,讓寶寶乖乖吃奶滴!
1.憋足了勁兒,邊吃邊哭
寶寶症狀:每次吃奶時都明顯憋足了勁兒,吃一會兒就大喘一口氣,吃著吃著就開始哭。
經驗寶媽自診:寶寶吃奶時好像用盡了力氣,而且邊吃邊哭,首先要考慮的是不是奶水不足。
月小咖支招
1.寶媽要觀察寶寶每次吃奶的間隔,如果兩次吃奶之間間隔過短,或者每睡一個小時就要接著吃,說明寶媽奶水較少,寶寶每次都沒吃夠。
2.如果寶寶每次吃奶時間都較長,雖然用力吸吮,卻聽不到連續吞咽聲,吃完奶不久又到處尋找奶 頭,每天排便少於3次,也可能是奶水不夠的表現。
3.如果確定奶水夠多,但寶寶(尤其是早產兒)吃奶時明顯憋足了勁兒,還邊吃邊哭,一臉不滿足的樣子,這多是寶寶力氣不夠,吮吸較困難導致的,隨著一天天長大就會轉好。
2.寶寶邊吃邊哭,媽媽漲奶溢奶
症狀:寶寶吃奶時吞咽聲音較大,但經常吃吃停停、邊吃邊哭;寶寶吃奶時或吃奶前,媽媽明顯感到奶漲得難受,甚至直接溢奶了。
經驗寶媽自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奶太多,太沖「,寶寶在吮吸時來不及吞咽,寶媽可以觀察寶寶在停頓時時喉嚨是否有「呃,呃「一類的嗆咳聲,判斷是否發生輕微嗆奶。
月小咖支招
1.不要等寶寶餓到哭了再喂奶,也不要等自己漲的難受時才開始喂;
2.剪刀手法,即用手指夾住乳 暈,控制奶速。雖然有寶媽抱怨剪刀手沒有預期的效果,但按壓乳 暈,對減緩乳汁確實流量有一定效果;
3.喂之前先擠出一點,讓寶寶避開一開始的奶陣;
4.寶寶吃奶過程中,媽媽感覺奶陣來時先把寶寶抱開,等奶陣過了再喂;
5.喂奶時半躺著,讓寶寶半趴在媽媽身上,寶寶的頭要高過乳房,重力會讓奶不那麼沖;
6.如果寶媽奶沖實在太嚴重,讓寶寶產生了陰影,每次吃奶都大哭,在寶寶吞咽能力跟不上的前幾個月,只能擠在奶瓶中喂養,當然,這是下下策,且需要謹防寶寶乳 頭混淆的問題。
3.固定時間,邊吃邊哭
症狀:寶寶剛吃奶時很著急,但一邊吃一邊哭,哭得很煩躁,有時候沒吃完就吐出來了,尤其是傍晚和晚上的時候格外明顯。
經驗寶媽自診:如果寶寶白天很乖巧,每到傍晚就一邊吃奶一邊哭鬧,多數是腸絞痛。如果白天偶爾也有「沒吃完就吐奶「」吃奶斷斷續續「的狀況,多是喂奶姿勢不對導致胃或腸道進入空氣了。
月小咖支招:
1.腸胃進入空氣,寶媽需要正確拍嗝。拍嗝的幾種方式,寶媽可以任選其一打開。
站立姿勢:豎著抱起寶寶,寶寶的下頜靠在媽媽肩膀上,媽媽手呈弓狀,自下而上輕拍寶寶後背;
端坐姿勢:讓寶寶端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一手從前面支撐寶寶的胸和頭,另一手自上而下輕拍後背。
2.3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固定時間邊吃邊哭,寶媽可以試試以下緩解腸絞痛的方法。
把寶寶抱直,或俯臥在熱水袋上,以緩解疼痛的症狀。
在肚子上塗抹薄荷等揮發物,幫助排氣,注意不要塗抹在肚臍部位。
保持寶寶腹部溫暖,順時針揉搓按摩腹部。
用小被子或柔軟的浴巾將寶寶輕輕包裹起來,讓他找到舒適安全的感覺。
如果排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寶媽們,下面這幾點,你家那個邊吃邊哭的磨人寶寶肯定中槍了!哭著哭著睡著了——鬧覺!
鬧覺的寶寶最磨人,很多媽媽的耐心就是在這裡磨沒的,要避免寶寶「一想睡覺就哭鬧「,最主要的還是養成他良好的睡眠習慣,不奶睡,不抱睡,雖然一開始困難重重,但好習慣養成後,寶媽們才能在帶娃路上走得稍顯輕鬆。
看到奶瓶竟然哭——喂養方式有問題
配方粉喂養時,除了要考慮寶寶吞咽能力和奶嘴開孔大小匹配的問題,還有沖調的溫度,奶嘴的質地,配方奶的稀稠,奶粉的味道等等。一個不合也容易導致寶寶邊吃邊哭,遇到不願意「委曲求全「的小祖宗,看到奶瓶就開哭也是常有的。
一吃奶就大哭——口腔有問題?
有的寶寶長了馬牙或嘴裡有鵝口瘡、潰瘍之後,吃奶時會疼得嗷嗷大哭。所以如果寶寶忽然不明原因地變吃奶邊哭,寶爸寶媽記得檢查一下小傢伙的嘴巴和牙齒。鵝口瘡和潰瘍需要一定藥物配合治療,馬牙(在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是類似黃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顆粒)則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自然消退,寶媽無需擔心。
月小咖總結
寶寶邊吃邊哭,寶媽要先穩住真賤,依上文所述,做好「四個觀察」「兩個留意」,之後根據不同情況做出針對性的應對之法,方能讓寶寶重回乖乖娃的狀態!
一觀察寶寶吃奶狀態;
二觀察寶寶吃奶間隔;
三觀察邊吃邊哭的時間規律;
四觀察寶寶口腔。
一留意自己奶水多少;
二留意喂養方式(非母乳)。
來源:月子匯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746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