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和孩子說話,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人們交流要彼此了解,以便有效地解決問題。
大多數親子間的問題和矛盾起因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溝通,或者無效溝通,
所以,與孩子有效地溝通是每個父母需要掌握的藝術。
下面小慧整理了5個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法則,父母們不妨試著這樣跟孩子交流。
1. 正面語言法

要點:
1)抱怨、訓斥和命令式的消極語言和語氣是傷害孩子自尊的利器,
孩子感受不到被父母尊重,父母的教導不管怎麼正確,他都很難聽得進去。
2)孩子會模仿家長消極的話語,一旦養成習慣,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消極人格。
3)積極的語言清晰明確,是可以用於正面提醒、引導式、選擇式的方法。
如果你是孩子,你願意聽到下面哪一欄中的話呢?
消極負面的話 積極正面的話 "你又在磨蹭,我們都晚了。還不快點兒!" "我們還有5分鐘就走了,你準備好了嗎?
" "你已經玩太久的遊戲了,別再玩了,關上!" "你今天玩遊戲的時間已經結束。我想你會自己關掉。" "再不聽話,就打你。
" "我認為,我的話有道理些,你說呢?" "你怎麼這麼就還沒寫完作業?" "你的作業要30分鐘寫完。
你有什麼難題?還是需要抓緊時間?" "太晚了,快去你房間睡覺!" "還有10分鐘就到睡覺時間了,先洗漱還是先讀個故事?"
2. 分鐘談話法

要點:
1)和孩子談論出現的問題時,把握簡單明了的原則。把談話時間控制在2分鐘左右,不宜超過5分鐘。
只要掌握與孩子談話的技巧,2分鐘足夠做到有效的溝通。
2)避免無休止地嘮叨。把問題說清楚便達到目的,要留給孩子時間思考。
3)對於反覆發生,難以糾正的問題,給予善意、及時提醒,同時一定要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和期待。
技巧:用一兩句話講清楚道理,告訴孩子對與錯,或者給出選擇讓孩子做決定。然後馬上離開孩子,轉移做其他事情。
3. 問題後果法

要點:
1)父母不要替孩子思考,不要替孩子解決問題。
2)用選擇的方法激發孩子自己動腦思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用一兩句話告訴孩子他一生要記住的道理。
4)一定要堅持讓孩子承擔違反規矩行為的後果,不能妥協。
技巧:
1)耐心詢問:"你回家晚了,究竟發生什麼事了?我很擔心。
"不管孩子講的是事實還是在編造謊言,相信孩子的話,把教育重點放在以後怎麼辦。
"下次怎麼辦?找出方法來,讓同學提醒你時間,還是你把手機定上時間,或是給我打電話?"(給出選擇)
2)明確後果:"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兒,後果是取消上網或者玩遊戲的時間。"
3)運用同理心:教導孩子考慮別人的感受。"如果再犯同樣的事我依然很擔心。讓關心你的人擔心是不友善、不公平的。"
4. 情緒疏法

要點:
1)孩子有情緒的變化很正常。
2)讓孩子敞開心扉說心裡話,我們才能有機會疏導他的情緒。
3)耐心地傾聽,了解實情。
無論我們是否同意孩子鬧情緒的原因,都可以嘗試用以下的技巧與孩子對話:
1)傾聽:"發生了什麼事?"先放下自己主觀的猜測和看法,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認真地傾聽孩子述說經過。
2)確認:"你是說小朋友把你的玩具拿走了?你就把他的鉛筆盒摔到了地上,是嗎?"......
3)反應:"我想像得到,你不能玩自己的玩具有煩。
""我能理解......"這樣的話語給孩子的信號是你相信孩子講的是事實,你理解他的情緒。
但是,這並不代表你同意他的做法。
4)引導:"我們來看看,除了摔他的文具盒,還有別的辦法嗎?" 給孩子幾秒的時間等他回答。
酌情給出提示"讓老師要回來,還是讓他玩5分鐘,或是與他交換玩他的玩具?
"多給孩子幾個選擇,發掘他的想像空間,就是教給孩子處理此類事件的方法。
5. 督促選擇法

要點:
1)糾正孩子的行為和習慣時,需要明確地給孩子一些具體的選擇。
2)堅持對孩子的要求,不給孩子討價還價的機會,避免教導時出現被動局面。
3)有效督促的目的是教導孩子遵守規矩、信守承諾,給他機會學習自主、獨立地做決定,並且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您體會下面例子中 A 和 B 的區別和效果,你會用哪一種呢?
不上床睡覺
A:"該上床睡覺了,別磨蹭。"
B:"你現在上床睡覺?還是看10分鐘書再上床?"
結果: 孩子可能會選擇其中之一。
房間髒亂
A:"你的房間太亂了。你不收拾,我們就不出去玩了。"
B:"你是想現在整理,飯後再出去玩,還是現在不整理,飯後不出去玩呢?"
結果:孩子可能選擇現在整理,飯後出去玩。
(如果選擇不整理,那家長要進一步督促,如"你想什麼時間整理呢?"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再承諾什麼時候整理。)
父母們需要耐心地聽孩子講話,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真的愛他、尊重他、接納他。
在家庭中,他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他有價值感,有歸屬感,
這樣孩子才與你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達到你想要的教育效果。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別忘了分享給您的朋友!! 您的舉手之勞,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7204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