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經熱傳一則新聞,一位寶媽因為聽信了不吃鹽寶寶沒力氣的傳聞,給自家8個月大的兒子做的粥里加了很多鹽,結果導致寶寶脫水,不幸去世。很多媽媽看了新聞很震驚,原來1歲以內的寶寶竟然是不能吃鹽的!其實除了吃鹽這件事,還有很多錯誤都是我們常常中槍的,寶寶吃輔食,其實可不是個小事兒。
到底應該幾個月開始添加?
過去認為4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最新建議,寶寶最好到6個月時再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內建議把母乳作為唯一的營養來源,添加輔食後,母乳喂養也要至少到12個月。
不過還是應該結合寶寶具體的情況來看,寶寶天生就有挺舌反應,就是當你把勺子或其他物體伸進他的嘴巴里時,他會本能地用舌頭往外推,大多數寶寶在4個月後就不會有挺舌反應了,而有些寶寶到6個月時仍有挺舌反應,給他吃輔食時就容易被誤解為不願意吃輔。這種情況可以諮詢醫生,看寶寶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發育較遲的寶寶可以往後推1-2個星期再嘗試輔食。
添加輔食要按照特定順序嗎?
過去認為寶寶的輔食添加應該按照某個特定順序,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按照特定順序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額外的好處。也就是說,開始添加輔食後,除了某些不建議1歲以內寶寶食用的食物,其他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是要做成適合寶寶吞咽咀嚼的形態。但是在水果和蔬菜的問題上,有醫生建議剛開始不要給寶寶吃太多水果,否則寶寶習慣了水果的甜味,可能就不那麼容易接受沒有甜味的蔬菜了。
寶寶第一餐,到底該吃啥?
在不少老人的觀念里,寶寶的第一餐應該是蛋黃或者米湯,但是這並不科學,因為此時的寶寶普遍存在缺鐵的問題,蛋黃或者米湯並不能提供這些。理想的第一餐應該從高鐵米粉開始,包括之後也要注意補鐵問題,紅肉中含有大量鐵元素,可以作為比較理想的輔食食材。
寶寶吃輔食,到底該吃多少?
對於1歲以前的寶寶來說,母乳或者配方奶才是最主要的營養來源,給寶寶吃輔食的目的是為了鍛鍊他的咀嚼能力,培養他吃飯的習慣,所以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添加輔食應該有一個從少到多的過程,尤其是剛開始添加的時候,每次嘗試新食材一勺就夠,觀察寶寶是否過敏之後再慢慢增量。
建議6月齡初添輔食的寶寶每天嘗試輔食1~2次;7~9月齡的寶寶可每天1餐飯(穀類+ 蔬菜+ 動物類食物)、1份小點心(水果、麵包片、小餅乾等);10~12月齡的寶寶可每天2餐飯、1份小點心;周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有規律的一日三餐,中間兩頓加餐。
添加了輔食後,每天要吃多少奶?
周歲前的寶寶每天除輔食外還需要600-800ML的奶,奶量不足的話,營養跟不上。
周歲後可以減少到350-500ML,奶量太多,會影響輔食的攝入,營養密度不夠。
要注意的是,奶量的逐步減少是循序漸進的,並不是突然減少的。
寶寶的輔食應該怎麼做?
通常建議蔬菜類輔食以短時間開水焯熟為宜,其他輔食以蒸、煮、燉等常規加熱方式為佳。注意蔬菜類應該先焯熟再切碎,先切碎再下水焯會導致維生素流失。
每個階段的寶寶輔食應該是什麼形態?
6個月,泡得很稀的米粉,細膩的蔬菜泥,水果泥。
7個月,泡得稠一點的米粉,稍微稠的泥蓉狀輔食。
8-11個月,小顆粒輔食+蓉狀輔食。(也可以把特別柔軟好嚼的固狀輔食,弄碎給寶寶吃)
1歲-1歲半,大顆粒輔食(切得比較碎的飯菜)。
1歲半-2歲,切碎的家常飯菜。
及時調整食物形態非常重要,有的寶寶直到周歲還在吃細膩的糊狀食物,這樣十分不利於鍛鍊咀嚼能力,會給之後的輔食添加帶來困難。
寶寶有哪些不能吃的食物?
和我們傳統的觀念不同,1歲以前是不建議給寶寶輔食中加入鹽、糖等調味品的,1歲之後也應該低鹽飲食。
另外牛奶、蜂蜜也是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寶寶食用的,有需要用奶做的食物可以用母乳或者配方奶代替。
做好的食物如何保存?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現吃現做,但是因為寶寶每次只吃一點點,做起來很困難,加上有的媽媽還要工作,每次都現做有點不現實。這種情況下可以把做好的輔食趁熱裝進密封盒裡,放涼後放入冰箱的冷凍層,最好一周以內吃完哦~對於泥類的輔食,比較好的方法是裝進冷凍格里凍成小塊,然後裝入保鮮袋,以後每次吃就加熱一小塊,衛生又方便。
其他注意事項
不要抱著喂。從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讓寶寶在餐椅上進食,從小養成習慣非常重要。
寶寶拒絕時不要追著喂。很多老人最擅長的就是追著喂,這個習慣一定要摒棄,如果寶寶明確拒絕了某些食物,請耐心點,可以調整烹飪方式,經常給他吃,多給幾次他慢慢就接受了。
大便的變化不用太擔心。開始吃輔食後,寶寶的大便形態可能會發生變化,甚至可能因為吃進去的食物沒有安全消化而改變顏色,這都是正常的,只要依然便軟,沒有排便困難的情況就不用太擔心。
湯的營養沒那麼豐富。很多媽媽會給寶寶喝骨湯之類的,甚至連大米也要做的很稀,只給寶寶喝上面的米油,其實營養主要還是在煮湯的肉菜裡面,從一開始就應該給寶寶吃粘稠的泥狀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707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