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這一期的孕媽學堂,對於每天跟隨十月菌的媽媽們,菌菌表示很欣慰……
啊……好吧,那就話不多說,開講!首先來看一個十月菌的診療案例。
已懷孕4個月的文女士,發現自己的內褲每天都濕濕的,白帶較往常明顯增多,於是她馬上到醫院來詢問十月菌。經過對文女士的一系列詢問,菌菌發現她白帶不但增多而且還呈豆腐渣狀,並伴有外陰瘙癢、小便疼痛等症狀,那時十月菌心中已有了答案:輕微黴菌性陰 道炎。
由於孕期激素的影響,孕媽私處的分泌物會增多,抵抗力也會下降,所以其實孕期更容易產生婦科炎症等問題,因此日常對於私處的正確護理很是重要。
濕、黏、異味,哎呀羞死了
分泌物增多
女性懷孕後,由於激素的作用,孕媽的新陳代謝也變得更加活躍,因此私處分泌物不僅變多,而且還濕、黏,加之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滋生細菌。
一般情況下,正常的陰 道分泌物為乳白色,無味無刺激,是生殖系統健康的信號之一,孕媽們不用驚慌,也不需要過度清洗。
婦科炎症
但是當陰 道分泌物的顏色、性狀、氣味發生變化時,可就要引起孕媽們十二萬分的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某種婦科炎症。
細菌性陰 道炎
表現:陰 道分泌物有魚腥味,並有少許氣泡,且顏色為灰色或灰綠色。陰 道瘙癢或有灼熱感。
危害:流產、宮內感染等。
滴蟲性陰 道炎
表現:分泌物呈白色或綠色,有時還呈膿性,有腥臭味且為泡沫狀。
危害:流產、胎膜早破等。
黴菌性陰 道炎
表現:陰 道分泌物為白色稠厚豆腐渣狀,陰部或陰 道出現瘙癢或陰 道口灼痛。
危害:早產、胎膜早破,新生兒經產道時也會出現皮膚及腸道的感染。
過敏性陰 道炎
表現:濃黃色陰 道分泌物,並伴有陰部瘙癢、疼痛。
危害:早產、羊水感染等。
十月菌:當孕媽一旦確診為陰 道炎後,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用藥,儘量選擇對胎兒無害或是影響較小的藥物。千萬不可隨意用藥,更不要濫用抗菌素等藥物,以防胎兒畸形。另外,用藥時一定要治療徹底,不能由於症狀減輕就自行停藥。如果沒有徹底治療,寄生在產道的細菌會使新生兒在經過產道時感染疾病。
這些護理方法,你用對了嗎
使用洗液或肥皂
人體本身就具有防禦系統,陰 道也有其天然的自潔系統,一般情況下足以維持私處的清潔與健康。
十月菌建議:
孕媽平時護理私處的過程中,最好不使用私處護理液或肥皂,以免破壞陰 道內的自然平衡,建議每天用溫度適宜的流動溫水沖洗即可。
便前便後不洗手
便前不注意洗手,會將手上的細菌或病毒帶到私處,從而造成私處感染,引起各種炎症。
十月菌建議:
孕期也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便前便後及時洗手,避免細菌、病菌的騷擾,對自身和胎寶寶的健康負責!
錯誤的清洗方法
為了保持私處的潔凈,多數孕媽都會選擇每天進行沖洗,然而沒有掌握正確的清洗方法,也無法有效避免細菌的感染。
十月菌建議:
孕媽最好能夠選擇淋浴,用溫水沖洗,記得不要對內陰進行沖洗,以免影響胎寶寶。清洗私處時,應先洗凈雙手,然後由前至後清洗外陰,再洗大小陰唇,最後清洗肛門及周圍。
一片護墊用到天荒地老
有些孕媽習慣使用衛生護墊,尤其是當分泌物增加時,使用具有吸收效果的護墊可以保證私處的乾爽。但是,部分孕媽覺得護墊上沒有明顯的分泌物就不需要更換,其實這是錯誤的。
十月菌建議:
由於使用護墊之後不透氣,孕媽更應該注意使用的時間,勤於更換,避免弄巧成拙,引起細菌滋生,從而感染私處。不習慣使用護墊的孕媽,也可以使用衛生紙,相比於護墊來說更透氣一些。
貼身衣物不及時更換
十月菌身邊有許多孕媽,很久都沒有更換過內衣內褲,一穿就是好幾年。但是對於脆弱的孕期身體來說,長時間穿著的貼身衣物,如果沒有及時更換,再加上不正確的洗滌方法,真的很容易滋生細菌。
十月菌建議:
內褲一般2-3個月就需要更換新的,新買來的內衣褲清洗之後再穿。另外,清洗內褲時不要與襪子、外衣等一同清洗,最好進行單獨清洗。在晾曬時,也應選擇通風、光照合適的地方。
咳咳,本期孕媽學堂就講到這裡,十月菌再強調一下哈,孕媽們在注意個人衛生的同時,也一定要培養一個規律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合理安排飲食,進行適當的鍛鍊,當然啦,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不會被細菌「盯上」,胎寶寶才能美美的發育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3660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