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哺乳媽媽的母乳顏色都是有差異的,有的是灰白色有的是黃色。
好的母乳應該是什麼顏色的?是不是不同顏色的母乳營養價值也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吧!
母奶顏色NO.1 灰白
問:女兒快2個月了,我的奶水時常為灰白色,長輩說我的奶是灰奶,無法改善。請問是這樣嗎?我該怎樣去做?這樣的奶水有營養嗎?
答:乳汁分泌要經過三個自然階段,每一階段都各有其營養特點。剛開始時的乳汁含有足夠量的礦物質。就是人們所說的"灰奶"。
有人認為吃了這樣的奶容易瀉肚,因而把它白白擠掉,這樣是很可惜的。
當嬰兒吸吮一會兒後奶水就會變白,這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增多的表現,含有大量的脂肪,只有這三個階段的奶汁都被嬰兒吸完,才能保證之後母奶有更多的營養,而且這樣做還能促進下一次乳汁的分泌。
母奶顏色NO.2 淡色|白色
問:我寶寶是混合喂母奶養的。 但我自己的奶水顏色很淡,只比開水濃點。不知道寶寶吃了是否有營養?
答:奶水雖然看起來很淡,但其實還是有營養的,只是含脂肪少的原因。剛開始流出的奶水大都是清淡的(通常稱前奶,前奶含礦物質、維生素等不可缺少的營養),但所含脂肪較少, 哺乳一段時間後流出的奶(通常稱後段奶)含脂肪較多,偏白色的,許多母乳喂養的寶寶吃不到後奶,攝取的脂肪較少,大都偏瘦。
所以每次喂母奶時應讓寶寶多吮吸,適當延長吃奶時間,以便吃到含脂肪多的後奶。另外多吃卵磷脂或是天然油脂物會使奶水中脂肪增多,奶水擠出後靜置,顏色濃稠,且放冰箱很快會浮一層油脂。
初乳:產後最初幾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雖然不多但濃度很高。 初乳中富含抗體、豐富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及寶寶所需要的各種酶類、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是其他任何食品都無法提供的,相對而言含乳糖、脂肪、水溶性維生素較少,初乳中免疫物質可以覆蓋在嬰兒未成熟的腸道表面,組織細菌、病毒的附著。
前奶:每次哺乳時最先產生的奶。也就是前2、3分鐘出來的奶。看起來透明水水的。其含水量大。可以為寶貝提供豐富的水分、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還有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
後奶:含有較多的脂肪,外觀起來顏色比前奶白,在母乳喂養中,它可以為寶寶提供大量的熱量,有助於各方面的成長。後奶母奶脂肪濃度為5.6%~18.3%.
早產兒母奶成份:母體自然釋出寶寶需要的營養與抗體
早產兒母親的乳汁中保護性蛋白質的濃度會高於其他足月生產母親的初乳。早產兒母親的乳汁會比較慢從初乳轉換成成熟乳。
母奶顏色 NO.3 綠色母奶 or 深黃色母奶
問:請問母奶呈現淡綠色,還能喝嗎?
寶媽說吃了B群,結果擠出金黃奶,是正常的嗎?寶寶可以喝嗎?
答:綠色母奶通常是吃到大量的綠色或藍色的食物引起,例如維生素含量高的菠菜及藻類,含有藍色染料的食物也有可能讓母奶變成綠色,而食用B群後也有寶媽擠出金黃色母奶,也是正常的反應,寶媽們可以適時使用B群,擠出來的母奶還是可以讓寶寶喝,只要注意用量都是很健康的。
但要提醒媽咪們,如果要給寶寶喝奶的話,建議在早上喂奶哦!
母奶顏色 NO.4 草莓奶|紅色母奶
問:擠奶時竟擠出一道血來,嚇了一大跳,血混進奶瓶裡,奶都變粉紅色了,我馬上把擠奶器拿下看看,沒有外傷啊,那就是內傷?我好擔心乳房有問題,那寶貝就沒母奶喝了,請問出血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如果要看醫生要找那一科啊?這樣我還以繼續喂母奶嗎?
答:母奶顏色草莓奶|紅色母奶,最常發生在新手媽媽為求省時間,以為吸力越強、奶水擠越快,一口氣就把吸乳器的變速開到最高,強力抽吸,反而導致乳 頭與乳暈裂傷、滲血造成的症狀,擔心的直問寶寶能喝帶血的草莓奶嗎?草莓奶其實可以喝,就像吃5分熟牛排沒有問題的。
母奶顏色 NO.5 藍色母奶
有時候前段乳會呈現有點藍色,這是正常的,另外如果有吃到特殊的中藥或草藥補充時,也會變成藍色。
母奶顏色 NO.6 黑色母奶
這是一種罕見的情況,假如你發現你的母奶是黑色的,有可能是抗生素的使用(例如:米諾環素),如果你有食用藥物,請告知你的醫生,你正在哺乳,並停止食用該藥物,黑色母奶不建議嬰兒食用。
專家建議哺乳媽媽怎麼吃?
總體來說母乳的優越性是牛奶和配方奶無法比擬的。
當然,每一位寶媽的乳汁營養素和如何保存母乳量確有不同。
這主要與寶媽的膳食有關
1、哺乳期的膳食調配應參考我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推薦供應量。增加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尤其是優質蛋白質、鈣、鋅、鐵、碘和B族維生素。並要注意各營養素之間的合適比例,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暖比應分別為13%-15%、27%、58%-60%。
2、注重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如果母乳喂養缺鈣,為了保證乳汁中鈣含量的恆定,身體就要動用哺乳媽媽本身的骨鈣,會造成哺乳媽媽的骨頭軟化、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
3、母乳中的水溶性纖維素,如維生素B1、B2、C等,可因哺乳媽媽膳食中含量的變化而改變;脂溶性維生素A,也是如此。所以哺乳媽媽膳食中要注意合理補充。
4、 哺乳媽媽的乳汁,除鈣含量低、脂肪含量、鋅和DHA含量都偏少,應適量增加食用油、堅果、黃油、動物脂肪、魚油等,促進寶寶頭腦發育及視網膜的形成,提高免疫力。另外,母乳中鈉、氯含量明顯偏高,這與哺乳媽媽攝取過多食鹽有關,食鹽不利於新生兒的腎臟發育,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食鹽。
5、平日偏食。 尤其是素食寶媽。 如果營養素不夠全面,會對寶貝的營養造成負面影響。
小提醒:
哺乳時要讓小寶寶吃夠,按需哺乳,不能按時哺乳。
不要有時間限制,想吃就喂。
不要急於轉換,這樣才能讓寶寶均衡地吃到前奶和後奶,保證營養的全面,通常一側的吮吸時間至少需要15分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